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裂缝

被引:31
作者
杨威
王清华
赵仁德
刘效曾
机构
[1]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天然气所!河北廊坊,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指挥部勘探开发研究院!新疆库尔勒
关键词
裂缝; 控制因素; 裂缝渗透率; 碳酸盐岩; 和田河气田;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0.2 [地质构造、油气藏(田)的形成];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发育 3类成岩缝和 5期构造缝。裂缝以高角度小 微缝为主 ,多数裂缝被方解石和泥质充填或半充填。缝合线和 2 ,3 ,4,5期构造缝尚存在未被充填的空间 ,可作为油气的储集空间和渗流通道。裂缝是储层渗透率的主要贡献者 ,总渗透率的 99 4 为裂缝提供。裂缝的发育程度主要受控于构造运动和岩性 ,而与不整合面和地层负荷关系不大
引用
收藏
页码:252 / 25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塔中Ⅰ号断裂带奥陶系灰岩裂缝特征探讨 [J].
邬光辉 ;
李建军 ;
卢玉红 .
石油学报, 1999, (04) :27-31+4
[2]   探讨塔里木盆地巴楚断隆的正反转构造 [J].
谢晓安 ;
胡素云 ;
卢华复 .
地质论评, 1998, (01) :1-6
[3]  
裂缝性油气藏测井解释模型与评价方法.[M].谭廷栋编著;.石油工业出版社.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