荧光素酶研究进展

被引:25
作者
张菊梅
吴清平
周小燕
郭伟鹏
吴慧清
王元平
机构
[1]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2] 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 广州
[3] 广州
基金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萤火虫荧光素酶; 细菌荧光素酶; 生物发光;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1.05.025
中图分类号
Q55 [酶];
学科分类号
071010 ; 081704 ;
摘要
荧光素酶 (Luciferase)可以分为萤火虫荧光素酶和细菌荧光素酶两大类。萤火虫荧光素酶是分子量为 60~ 64kD的多肽链 ,在Mg2 +、ATP、O2 存在时 ,催化D 荧光素 (D Luciferin)氧化脱羧 ,发出光 (λ =5 5 0~ 5 80nm)。细菌荧光素酶是含α、β两个多肽亚基的加单氧酶 ,它催化长链脂肪醛、FMNH2 和O2 的氧化反应 ,发出绿蓝光 (λ =490nm)。萤火虫荧光素酶和细菌荧光素酶可分别从萤火虫和发光细菌中直接提前 ,亦可用基因工程的方法进行生产。荧光素酶催化的发光反应能用生物发光检测仪进行灵敏、快速检测 ,因此该酶有多方面的用途 ,如应用于快速检测、报告基因分析、有毒有害物质分析等
引用
收藏
页码:98 / 10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虫光素酶N端16个氨基酸与催化活性密切相关 [J].
陆建荣,杨建,金振华 .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1994, (01) :70-71+91
[2]  
Kajiyama N, Nakano E. Biochemistry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