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鹰潭典型丘陵农业区氮湿沉降的动态变化

被引:17
作者
孙本华 [1 ]
胡正义 [2 ]
吕家珑 [1 ]
周丽娜 [2 ]
徐成凯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土壤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江西红壤丘陵农业区; 氮湿沉降; 降水监测;
D O I
10.13207/j.cnki.jnwafu.2006.10.024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于2003-02~2004-01,采用自动降雨收集器结合室内化学分析方法,研究了江西鹰潭红壤丘陵农业区降水中NH+4-N和NO-3-N沉降的动态变化,并与同期欧洲EM EP和美国NADP监测降水中的NH+4-N和NO-3-N沉降的动态变化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本研究区域降水中不同月份的NH+4-N,NO-3-N含量及沉降量均变异较大,各形态氮含量和沉降量的极值出现的月份基本同步,表现为春、冬季较高,夏、秋季较低;研究区域NH+4-N,NO-3-N和无机氮的平均含量分别为0.63,0.43和1.06 m g/L,分别是同期欧洲降水中对应形态氮平均含量的1.5,1.1和1.3倍,是同期美国降水中对应形态氮平均含量的2.7,2.0和2.4倍;低于同期欧洲降水中对应形态氮含量的最大值,与同期美国降水中对应形态氮含量的最大值相当;降水中NH+4-N,NO-3-N和无机氮的年沉降量分别为7.15,4.85和12.00 kg/hm2,降水中无机氮的年沉降量低于同期欧洲的最大值,与同期美国的最大值相当,但远高于两区域的平均值;降水中NH+4-N沉降量占无机氮沉降量的比例为60%,高于同期欧洲和美国的平均水平(52.2%和49.6%)。本研究结果表明,江西鹰潭红壤丘陵农业区氮湿沉降量较大,其对土壤、植被以及水体等的影响应引起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118 / 122+127 +12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东亚酸沉降中国网湿沉降分析研究 [J].
张欣 .
中国环境监测, 2001, (03) :15-18
[2]   中国降水酸度和离子浓度的时空分布 [J].
王文兴 ;
丁国安 .
环境科学研究, 1997, (02) :4-10
[3]   余江县低丘红壤耕地的养分平衡状况与对策 [J].
茅昂江,王明珠 .
土壤, 1996, (06) :298-303
[4]   我国低纬度、亚热带地区的降水化学及其雨水酸化趋势分析 [J].
齐立文 ;
王文兴 .
环境科学研究, 1995, (01) :12-20
[5]   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中雨水的养分淋溶作用 [J].
马雪华 .
生态学报, 1989, (01) :15-20
[6]  
土壤农业化学分析方法[M].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 , 鲁如坤主编, 2000
[7]  
中国酸雨研究[M]. 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 , 陈志远主编, 1997
[8]  
中国土壤氮素[M]. 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 朱兆良,文启孝主编, 1992
[9]   ACCELERATED NITROGEN INPUTS - A NEW PROBLEM OR A NEW PERSPECTIVE [J].
SKEFFINGTON, RA .
PLANT AND SOIL, 1990, 128 (01) :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