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特征

被引:53
作者
叶欣 [1 ]
李俊 [1 ]
王迎红 [2 ]
刘恩民 [1 ]
李瑞雪 [3 ]
于强 [1 ]
陈炳新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与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PC)
[3] 西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4] 山东省禹城市水务局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土壤N2O排放; 华北平原; 棉花田; 玉米田; 大豆田; 土壤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采用静态箱法研究了华北平原典型农田土壤N2O通量的日变化、季节变化特征,并分析土壤温度、水分对土壤N2O通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作物生长季节内,华北平原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的N2O平均通量分别为244.3±27.9、177.8±27.1和88.2±8.1mg·m-·2h-1。玉米田、大豆田和棉花田土壤N2O排放均呈明显的季节变化,苗期玉米田和大豆田、抽雄吐丝期玉米田及始花期棉花田土壤N2O的释放峰均由施肥所致,始花期大豆田土壤N2O的释放峰主要与大豆自身生理代谢活动及降水有关。玉米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为午后-凌晨双峰型,棉花田土壤N2O通量的日过程变化多样:有白天-夜间双峰型、白天或夜间单峰型、平缓型4种。观测到的土壤N2O排放的日变化类型主要受土壤湿度影响,随着土壤湿度降低,土壤N2O排放的日最高值从夜间转至白天,其日较差变小。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均随地温增加呈指数增长,并都达到0.01显著水平。观测期间玉米田、大豆田、棉花田土壤N2O排放通量与土壤水分相关性均不显著。
引用
收藏
页码:1186 / 11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一台气相色谱仪同时测定陆地生态系统CO2、CH4和N2O排放 [J].
王跃思 ;
刘广仁 ;
王迎红 ;
孙扬 ;
薛敏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3, (10) :84-90
[2]   土壤N2O释放通量季节变化的主要环境驱动因素研究 [J].
刘广深 ;
徐文彬 ;
洪业汤 ;
陈旭晖 .
矿物学报, 2002, (03) :229-234
[3]   种植夏季豆科作物对旱地氧化亚氮排放贡献的研究 [J].
熊正琴 ;
邢光熹 ;
鹤田治雄 ;
施书莲 ;
沈光裕 ;
杜丽娟 ;
钱薇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9) :1104-1108
[4]   农田N2O通量测定方法分析 [J].
李俊 ;
于沪宁 ;
于强 ;
谢贤群 .
地学前缘, 2002, (02) :377-385
[5]   土壤质地对小麦和棉花田N2O排放的影响 [J].
徐华 ;
邢光熹 ;
蔡祖聪 ;
鹤田治雄 .
农业环境保护, 2000, (01) :1-3
[6]   温度对农田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J].
郑循华 ;
王明星 ;
王跃思 ;
沈壬兴 ;
张文 ;
龚晏邦 .
环境科学, 1997, (05) :3-7+93
[7]   华北地区旱田土壤氧化亚氮的排放 [J].
宋文质 ;
王少彬 ;
曾江海 ;
王智平 ;
张玉铭 .
环境科学进展, 1997, (04) :50-56
[8]   稻麦轮作生态系统中土壤湿度对N2O产生与排放的影响 [J].
郑循华,王明星,王跃思,沈壬兴,龚宴邦,骆冬梅,张文,金继生,李老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6, (03) :273-279
[9]   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2O和CH4排放通量研究 [J].
黄国宏,陈冠雄,吴杰,黄斌,于克伟 .
应用生态学报, 1995, (04) :383-386
[10]   小麦-玉米轮作期土壤排放N2O通量及总量估算 [J].
曾江海,王智平,张玉铭,宋文质,王少彬,苏维瀚 .
环境科学, 1995, (01) :32-35+6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