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论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结构
被引:55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士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明敏
机构
:
[1]
南京大学大气科学系
来源
:
气象科学
|
1987年
/ 03期
关键词
:
夏季风;
越赤道气流;
马斯克林高压;
印度季风;
东亚;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本文主要从中国夏季风的活动与低纬环流系统联系的研究结果分析讨论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结构,提出新的看法,认为构成东亚夏季风体系的环流成员有青藏高压、西北太平洋高压、马斯克林高压、澳大利亚高压、印度——南海低压以及派生的南海热带辐合带与上升云系、梅雨锋与上升云系等等,远较印度季风复杂。东亚夏季风主要来源为南印度洋的索马里越赤道气流和北太平洋热带海洋上的信风气流。整个体系中最关键的两个基本成员是西北太平洋高压和南印度洋马斯克林高压。它们对我国梅雨期降水影响很大。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4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全球越赤道气流的时空变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明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士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德佩
[J].
热带气象,
1985,
(04)
: 287
-
296
[2]
源于澳洲过赤道气流与中国季风环流和降水
王继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继志
李麦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李麦村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J].
大气科学 ,
1982,
(01)
: 1
-
10
[3]
有关付热带高压活动及其预报问题的研究
黄士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气象系
黄士松
[J].
大气科学,
1978,
(02)
: 159
-
168
[4]
盛夏亚洲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高压活动规律的若干研究
[J].
大气科学,
1977,
(02)
: 123
-
131
[5]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竺可桢
[J].
地理学报,
1934,
(01)
: 1
-
27+197
[6]
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M].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编辑组编, 1983
[7]
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M]. - 科学出版社 , 高由禧等著, 1962
←
1
→
共 7 条
[1]
全球越赤道气流的时空变化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汤明敏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士松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周德佩
[J].
热带气象,
1985,
(04)
: 287
-
296
[2]
源于澳洲过赤道气流与中国季风环流和降水
王继志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王继志
李麦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李麦村
不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不详
[J].
大气科学 ,
1982,
(01)
: 1
-
10
[3]
有关付热带高压活动及其预报问题的研究
黄士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气象系
黄士松
[J].
大气科学,
1978,
(02)
: 159
-
168
[4]
盛夏亚洲和西太平洋副热带地区高压活动规律的若干研究
[J].
大气科学,
1977,
(02)
: 123
-
131
[5]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竺可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竺可桢
[J].
地理学报,
1934,
(01)
: 1
-
27+197
[6]
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M]. - 云南人民出版社 , 全国热带夏季风学术会议文集编辑组编, 1983
[7]
东亚季风的若干问题[M]. - 科学出版社 , 高由禧等著, 196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