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量——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1
作者
张焕明
李芳芝
机构
[1] 安徽财经大学
关键词
农民工; 经济增长; 安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127 [地方经济]; F249.27 [地方劳动经济];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 ; 020202 ; 020207 ; 1202 ; 120202 ; 020106 ;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农民工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大潮中作为一支新生、活跃以及独立的队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城市的发展、农村的繁荣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以安徽省为例,从劳动者报酬的角度,运用生产函数模型来测算安徽省农民工对地区经济增长的贡献,并与农民工对成果的分享进行对比研究,以期对安徽地区农民工的现状有个大致的了解。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3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J].
刘秀梅 ;
田维明 .
管理世界, 2005, (01) :91-95
[2]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J].
丁霄泉 .
中国农村观察, 2001, (02) :18-24+80
[3]   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的定量分析 [J].
王玉荣 .
国际贸易问题, 1998, (11) :27-33
[4]   劳动力过剩条件下的经济增长 [J].
李建伟 .
经济研究, 1998, (09) :65-72
[5]  
中国农民工调研报告[M]. 中国言实出版社 , 国务院研究室课题组[编], 2006
[6]  
中国农民工问题[M]. 人民出版社 , 刘怀廉著, 2005
[7]  
中国劳动力流动与“三农”问题[M]. 武汉大学出版社 , 朱农,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