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干旱区沙质退化草地造林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被引:39
作者
胡亚林
曾德慧
范志平
艾桂艳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关键词
半干旱区; 草地造林; 土壤质量; 樟子松;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7.0419
中图分类号
S725 [造林技术];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培养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我国北方半干旱区科尔沁沙地退化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32年后0~10cm表层土壤理化性状、土壤碳氮矿化量、土壤微生物量以及土壤酶活性等的变化.结果表明:32年生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等养分含量分别下降了21%、42%和45%;5月和11月樟子松人工林土壤NH4+-N显著高于草地(P=0.001;P=0.019),而5、8和11月草地土壤NO3--N含量显著高于樟子松人工林(P<0.001;P=0.048;P=0.031);5、8和11月樟子松人工林土壤有机碳日矿化释放的CO2-C量均大于草地,而二者土壤氮矿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5和8月樟子松人工林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与草地相比差异不显著,11月则显著高于草地;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碳含量的重要因素;与草地相比,樟子松人工林土壤脲酶和蔗糖酶活性降低,而土壤过氧化氢酶活性升高.上述结果说明半干旱区沙质退化草地营造樟子松人工林32年后土壤质量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由于植被的改变,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理化性状和生物学性状等表现出与草地不同的季节动态特征.造林作为我国北方半干旱区沙地退化生态系统的一种恢复手段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91 / 239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桉树人工林林下植被、地面覆盖物与土壤物理性质的关系 [J].
李东海 ;
杨小波 ;
邓运武 ;
李跃烈 .
生态学杂志, 2006, (06) :607-611
[2]   沙地不同树种人工林土壤氮素矿化过程及其有效性 [J].
陈伏生 ;
曾德慧 ;
范志平 ;
陈广生 ;
Singh A.N. .
生态学报, 2006, (02) :341-348
[3]   凋落物化学组成对土壤微生物学性状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J].
胡亚林 ;
汪思龙 ;
黄宇 ;
于小军 .
生态学报, 2005, (10) :2662-2668
[4]   六盘山林区几种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碳矿化影响的比较 [J].
吴建国 ;
张小全 ;
徐德应 .
植物生态学报, 2004, (04) :530-538
[5]   科尔沁沙地及其周围地区土地利用的时空动态变化研究 [J].
张永民 ;
赵士洞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3) :429-435
[6]   樟子松人工固沙林天然更新障碍因子分析 [J].
曾德慧 ;
尤文忠 ;
范志平 ;
刘明国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257-261
[7]  
Carbon sequestration in semi-arid rangelands: Comparison of Pinus ponderosa plantations and grazing exclusion in NW Patagonia[J] . M.D. Nosetto,E.G. Jobbágy,J.M. Paruelo.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6 (1)
[8]  
Effects of afforestation on water yield: a global synthesis with implications for policy[J] . Kathleen A.Farley,Esteban G.Jobbágy,Robert B.Jackson.Global Change Biology . 2005 (10)
[9]  
Effects of afforestation of a páramo grassland on soil nutrient status[J] . Kathleen A. Farley,Eugene F. Kelly.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4 (3)
[10]  
Are Pinus halepensis plantations useful as a restoration tool in semiarid Mediterranean areas?[J] . Fernando T Maestre,Jordi Cortina.Forest Ecology and Management . 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