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环境、基础设施与“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改善

被引:11
作者
王仁祥
杨曼
机构
[1] 武汉理工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制度环境; 基础设施; 科技-金融; 系统效率; 本地效应; 空间溢出;
D O I
10.16192/j.cnki.1003-2053.2017.09.005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利用网络DEA方法测算了中国1996-2014年省域"科技-金融"系统效率,在分析其时空演进特征的基础上,构建两阶段GMM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实证检验了制度环境、基础设施对"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改善的本地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中国整体"科技-金融"系统效率呈上升趋势,且具有显著正向空间关联;不考虑空间因素时,制度环境、基础设施水平的提升均有利于本地"科技-金融"系统效率的改善;考虑空间因素后,基础设施的直接效应与空间溢出依然显著为正,但制度环境的直接效应不显著,且出现显著的负向空间溢出效应,对此的解释是不同区域制度环境水平存在较大差异,导致了创新要素在区域间的单向流动,不利于落后地区的"科技-金融"系统效率提升。
引用
收藏
页码:1313 / 13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信息产业发展水平对居民信息消费的门限效应——基于面板数据的实证研究 [J].
郑丽 ;
赵严冬 ;
唐守廉 .
情报科学, 2016, 34 (03) :79-84
[2]   交通基础设施与服务业发展——来自县级高速公路和第二次经济普查企业数据的证据 [J].
高翔 ;
龙小宁 ;
杨广亮 .
管理世界, 2015, (08) :81-96
[3]   中国金融创新质量指数研究——基于“技术-金融”范式 [J].
王仁祥 ;
杨曼 .
世界经济研究, 2015, (07) :3-13+127
[4]  
信息通讯技术、金融包容与经济增长[J]. 刘海二.金融论坛. 2014(08)
[5]   基础设施、空间溢出与制造业成本效应 [J].
张光南 ;
洪国志 ;
陈广汉 .
经济学(季刊), 2014, 13 (01) :285-304
[6]   交通基础设施、要素流动与城乡收入差距 [J].
任晓红 ;
张宗益 .
管理评论, 2013, 25 (02) :51-59
[7]   科技创新与科技金融协同度模型及其应用研究 [J].
王宏起 ;
徐玉莲 .
中国软科学, 2012, (06) :129-138
[8]   中国服务业分行业生产率变迁及异质性考察 [J].
王恕立 ;
胡宗彪 .
经济研究, 2012, 47 (04) :15-27
[9]   中国交通基础设施促进了区域经济增长吗——兼论交通基础设施的空间溢出效应 [J].
张学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3) :60-77+206
[10]   信息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行业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 [J].
孙琳琳 ;
郑海涛 ;
任若恩 .
世界经济, 2012, 35 (02) :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