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用20只犬实验性脑出血模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只)的急性期抢救和出血后恢复期的治疗情况,试图说明脑出血后康复的病理生理基础,从而进一步提高抢救及康复治疗的水平。结果表明,在急性期控制高颅压,1.0g/kg甘露醇+激素或速尿静注,5~10min后压力开始下降,30min后达最高点,原有压力可下降30%~50%,其有效时间可持续150±14.53min。在降颅压治疗中,应与甘油、高渗糖交替使用,并可加激素或速尿。一般间隔时间不应超过4h,否则颅压反跳可发生脑疝。用这种办法抢救活了15只(治疗组8只,对照组7只)。在康复期用中药平血灵治疗14日,(不限制动物活动)对照组不用该药。结果对照组恢复差,71.4%痴呆,EEG恢复慢,α波指数只增加16.4%,δ波遗留16.94%,异常EEG占88.9%。而治疗组无1例痴呆,EEG α波36.51%,δ波减少到6.79%,异常EEG仅占37.5%。治疗组:血小板聚集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小板解聚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注血后7日经过CT复查,治疗组3例高密度影消失,对照组3例高密度影未完全消失。大体解剖肉眼所见对照组脑水肿达两个加号以上者6只,85.7%。治疗组脑出血残留病灶范围明显小于对照组,P<0.01,光镜及电镜检查结果,治疗组处于康复期,对照组仍处于急性期和吸收期。结果表明:急性期抢救和康复期治疗互相结合,在了解病理生理的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治疗,则康复效果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