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后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生化分析

被引:5
作者
薛延
沈祖尧
贾维维
桑慧华
李文菁
机构
[1] 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生化研究室,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生化研究室,北京积水潭医院烧伤科,北京积水潭医院创伤骨科研究所生化研究室,
关键词
瘢痕; 生化分析; 烧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我们测定了烧伤后皮肤增生性瘢痕的生化组成,并与正常皮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瘢痕表皮下与相当于"真皮"部位的瘢痕中心区糖胺聚糖和羟脯氨酸的含量均明显高于边缘区,瘢痕"真皮"中糖胺聚糖的增多高于胶原纤维的增多,故提出瘢痕软化吸收是从边缘向中心方向进行。
引用
收藏
页码:176 / 1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增生性疤痕与加压治疗[J]. 夏照帆.国外医学.创伤与外科基本问题分册. 1988(02)
[2]   微粒皮肤移植研究——微粒皮肤漂浮机理的探讨 [J].
薛延 ;
田小全 ;
褚为靖 ;
于小鹏 ;
贾维维 ;
金瑞侠 ;
张明良 ;
祝明 ;
郑睿 .
中华整形烧伤外科杂志, 1988, (02) :139-141+164
[3]   烧伤病人尿羟脯氨酸排出的观察 [J].
沈祖尧 ;
屠德康 .
北京医学, 1980, (03) :180-181
[4]  
医用生物化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上海第一医学院 主编,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