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丘红壤有机碳库的密度及变异

被引:31
作者
李忠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南京
关键词
红壤; 有机碳库; 密度; 变异;
D O I
10.13758/j.cnki.tr.2004.03.012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在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采样分析了不同利用方式下土壤有机C 库的密度及其变异。结果表明,低丘红壤有机C 的密度0 ~ 20cm为(2.09 0.69) kg/m2,0 ~ 100 cm为(5.01 1.46) kg/m2; 全N密度0 ~ 20 cm为(0.20 0.07) kg/m2, 0 ~ 100 cm为(0.59 0.14) kg/m2。从裸地到稀疏荒草地,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密度可以提高1.0 kg/m2和1.7 kg/m2;而从稀疏荒草地到人工林地或园地,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密度可以提高0.7 kg/m2和0.9 kg/m2;稀疏荒草地如果开垦利用为水田,经长期培肥达到高度熟化,则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密度可以提高2.3 kg/m2和4.4 kg/m2。即使不同类型的人工林地和园地之间,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的密度差异也可达到1.0 kg/m2和3.5 kg/m2。不同地形部位之间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密度差异达到1.3 kg/m2和2.9 kg/m2,全N密度差异达0.1 kg/m2和0.3 kg/m2;不同肥力水平之间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密度差异达到1.5 ~ 2.2 kg/m2和2.8 ~ 4.1 kg/m2,全N密度差异达0.07 ~ 0.11 kg/m2和0.20 ~ 0.23 kg/m2; 强烈侵蚀可以降低0 ~ 20 cm和0 ~ 100 cm土壤有机C 密度1.4 kg/m2和2.2 kg/m2。因此,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可以提高土壤有机C 库密度,增
引用
收藏
页码:292 / 29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中国东部红壤地区土壤退化的时空变化、机理及调控.[M].赵其国等著;.科学出版社.2002,
[2]  
红壤生态系统研究.[M].中国科学院红壤生态实验站编辑;.科学出版社.1992,
[3]  
中国耕地资源及其开发利用.[M].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自然资源和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全国土壤肥料总站编著;.测绘出版社.1992,
[4]  
江西土壤.[M].江西省土地利用管理局;江西省土壤普查办公室编著;.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1,
[5]  
土壤有机质研究法.[M].文启孝等 编著.农业出版社.1984,
[6]   Organic carbon content under different types of land use and soil in peninsular Spain [J].
Rodríguez-Murillo, JC .
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S, 2001, 33 (01) :53-61
[7]   中国东部主要农田土壤有机碳库的平衡与趋势分析 [J].
李忠佩 ;
林心雄 ;
车玉萍 .
土壤学报, 2002, (03) :351-360
[8]   红壤区耕地有机物质的利用现状与开发策略 [J].
李忠佩 .
土壤与环境, 1999, (02) :148-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