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互联网金融到数字金融:发展态势、特征与理念

被引:49
作者
丁晓蔚
机构
[1]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区块链; 可信大数据; 可信人工智能; 金融监管; 数字人民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49 [信息产业经济]; F832 [中国金融、银行];
学科分类号
1201 ; 020204 ;
摘要
互联网引发金融业革命性变革,与之相应的互联网金融是移动互联+金融业务形成的结果,它属于广义数字金融范畴。狭义的数字金融是基于区块链思维与"人性+科技"融合创新的金融,数字金融时代是先进技术融合创新的时代,其中区块链的介入及其所引发的范式革命是使数字金融和互联网金融区分度最大的本质特征;数字金融的整个逻辑脉络应是基于"数字身份→数字货币→数字资产→数字金融→数字经济→数字社会→数字中国→数字星球→数字世界(元宇宙)"。区块链技术建立了从数字身份到数字金融再到数字世界的内在联系。下一代数字金融应实现如下六大技术特征:可信、安全、隐私保护、社会责任、智慧、高效。构建下一代数字金融的基本思路:一是实行金融和信息"双系统"联合设计、联合创新、联合优化;二是数据驱动并实现"数据资产化"和"资产数字化"。在数字金融2.0时代,要以"码治"代替"人治"来重构金融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并构建可编程、嵌入式、自监管的"云—管—端"数字金融监管体系。中国的数字金融发展需要对国际数字金融界的最新探索予以充分关注,将国际数字金融界作为我们的"创新沙盒",并从中借鉴吸收合理成分为我所用;数字人民币,是中国在数字金融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的典范案例,这一案例表明传统金融和新金融并非截然对立,完全可以融合;而且中国实际上可将海外世界作为"监管沙盒",从国际上甚至可能违法违规的数字金融"创新"探索中获得启示和借鉴。
引用
收藏
页码:28 / 44+162 +162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数字金融时代的金融情报学:学科状况、学科内涵和研究方向 [J].
丁晓蔚 .
情报学报, 2021, 40 (11) :1176-1194
[2]   数字金融的研究现状、热点与前沿——基于Cite Space的可视化分析 [J].
邹静 ;
张宇 .
产业经济评论, 2021, (05) :133-146
[3]   数字金融的涵义、特征及发展趋势探析 [J].
傅昌銮 ;
王玉龙 .
产业创新研究, 2020, (03) :51-54
[4]   基于区块链可信大数据人工智能的金融安全情报分析 [J].
丁晓蔚 ;
苏新宁 .
情报学报, 2019, (12) :1297-1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