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应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褶纹冠蚌(Cristaria plicata Leach)不同形成阶段的无核珍珠,对三角帆蚌(Hyriopsis cumingii Lea)、大珠母贝(Pinctada maxima Jameson)和马氏珠母贝(P.martensii Dunker)的有核珍珠进行表面和断面的比较观察,以探讨珍珠的形成过程及其细微空间结构。实验表明,珍珠的最内层是不定形的基质,往往还有一些结晶颗粒;在很多珍珠中,紧邻基质层的是或薄或厚的方解石晶层;珍珠的外围是较厚的霰石晶层。组成霰石晶层的单元晶为长3-5微米、宽2-3微米和厚0.2-0.5微米的不规则多边形板块。板块的大小由珍珠囊上皮细胞的表面积决定。随着育珠蚌(贝)的种类不同,霰石单元晶在珍珠表面的融合状况也有所差异,进而造成珍珠质地的差异。实验还观察到了珍珠的一种新的结晶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