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机理与维持机制研究

被引:17
作者
陈丽新
孙才志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海洋经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虚拟水; 流动格局; 形成机理; 维持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23.7 [农产品价格与市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国际和区际两个层面上对我国农产品贸易导致的虚拟水流动量进行计算,结果显示我国国际农产品虚拟水净进口量由2000年的117.1亿m3扩大到2008年的798.5亿m3,主要原因在于近年来国际大豆进口量的剧增;区际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表明,我国北方地区通过农产品贸易向南方地区净调出的虚拟水由2000年的163亿m3增加到2008年的313.5亿m3。其中,黄淮海和东北地区是我国虚拟水最主要的调出区,而华南、东南地区则是最主要的调入区。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形成受多重因素的综合影响,从耕地资源、人口、经济驱动、国家政策和技术进步五个因素对其形成机理展开研究。最后,从完善农业生态补偿机制、农业水资源援助战略、跨流域调水及发展节水高效现代农业四个方面对我国农产品虚拟水流动格局的维持机制提供政策启示。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中国粮食贸易中的虚拟水流动格局与成因分析——兼论“虚拟水战略”在我国的适用性 [J].
孙才志 ;
刘玉玉 ;
陈丽新 ;
张蕾 .
中国软科学, 2010, (07) :36-44
[3]   基于分形的中国地均农畜产品虚拟水规模分布的时空演变研究 [J].
孙才志 ;
张蕾 .
地理科学, 2009, 29 (03) :402-408
[4]   中国农产品虚拟水-耕地资源区域时空差异演变 [J].
孙才志 ;
张蕾 .
资源科学, 2009, 31 (01) :84-93
[5]   粮食国际贸易对我国水土资源利用的影响分析 [J].
马静 ;
张红旗 ;
李慧娴 ;
张秝湲 .
资源科学, 2008, (11) :1723-1728
[6]   北京市农作物虚拟水含量分布 [J].
王红瑞 ;
董艳艳 ;
王军红 ;
王岩 ;
韩兆兴 .
环境科学, 2007, (11) :2432-2437
[7]   人口、富裕及技术对2000年中国水足迹的影响 [J].
龙爱华 ;
徐中民 ;
王新华 ;
尚海洋 .
生态学报, 2006, (10) :3358-3365
[8]   虚拟水贸易在我国粮食安全问题中的应用 [J].
马静 ;
汪党献 ;
A Y Hoekstra ;
夏海霞 .
水科学进展, 2006, (01) :102-107
[10]  
新世纪中国粮食安全问题研究[M]. 中国经济出版社 , 龙方, 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