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避设施选址决策中的供需分析

被引:5
作者
周亚越 [1 ]
周鹏飞 [1 ]
俞海山 [2 ,3 ]
机构
[1] 浙江工业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2] 浙江外国语学院
[3] 浙江外国语学院科研处
关键词
邻避设施; 选址决策; 协商民主;
D O I
10.14167/j.zjss.2016.06.010
中图分类号
D63 [国家行政管理]; D621.5 [公民权利与义务];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1 ;
摘要
公众在邻避设施选址中具有多种"需要",包括决策参与需要、公正补偿需要、生态环保需要,这是由邻避设施所固有的公共利益性、负外部性、潜在危害性等属性所决定的。然而,在我国现实中,政府的邻避设施选址决策所隐含的"供给"未能满足或充分满足公众的上述需要,产生"供需"失衡,这是导致邻避冲突的根本原因。依靠协商民主,有助于满足公众在邻避设施选址中的决策参与需要、公正补偿需要、生态环保需要,因而是实现"供需"均衡、治理邻避冲突的基本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89 / 94+158 +15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邻避冲突的正义性分析 [J].
俞海山 .
江汉论坛, 2015, (05) :65-69
[3]   邻避设施的选址与环境补偿研究 [J].
刘小峰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12) :70-75
[4]   环境正义视角下的邻避冲突与治理机制 [J].
朱清海 ;
宋涛 .
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 2013, (04) :70-74
[5]   邻避型群体性事件及其治理 [J].
陶鹏 ;
童星 .
南京社会科学, 2010, (08) :63-68
[6]   Invalid theory impedes our understanding: a critique on the persistence of the language of NIMBY [J].
Wolsink, M .
TRANSACTIONS OF THE INSTITUTE OF BRITISH GEOGRAPHERS, 2006, 31 (01) :85-91
[7]   UNDERSTANDING AND OVERCOMING THE NIMBY SYNDROME [J].
DEAR, M .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PLANNING ASSOCIATION, 1992, 58 (03) :288-300
[8]  
社会冲突.[M].(美) 普鲁特 (Pruitt;D.) ; (美) 金盛熙; 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9]  
协商民主.[M].陈家刚选编;.上海三联书店.2004,
[10]  
正义论.[M].(美)罗尔斯(Rawls;J.)著;何怀宏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