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格局变化研究

被引:11
作者
周利军 [1 ]
张雪萍 [2 ]
机构
[1] 绥化学院地理与旅游管理系
[2] 哈尔滨师范大学地理系
关键词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景观格局; 变化; 沼泽;
D O I
10.13248/j.cnki.wetlandsci.2010.01.001
中图分类号
Q149 [生态学其他分支学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1989年6月、1999年9月的TM遥感影像和2006年6月CBERS(中巴资源卫星)影像为数据源,以Arc-GIS软件为数据分析平台,研究了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景观格局变化特征和景观组分转移。结果表明,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观以沼泽地为主,沼泽地是景观的基质,1989年、1999年和2006年沼泽地的面积分别为1279.3km2、1250.9km2和1238.4km2;该保护区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其景观格局由简单变为复杂;景观类型的转换以草地转变为耕地、沼泽地转变为耕地和沼泽地转变为盐碱地为主,由此导致该保护区沼泽地面积减少和生物多样性下降。
引用
收藏
页码:74 / 7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扎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用调查与分析 [J].
李兴春 ;
林年丰 ;
汤洁 ;
李青山 ;
王教河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2) :132-136
[2]   基于RS、GIS技术的扎龙沼泽湿地景观格局变化分析 [J].
韩敏 ;
孙燕楠 ;
许士国 ;
唐晓亮 .
地理科学进展, 2005, (06) :42-49+131
[3]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过程响应——以黑龙江省大庆市为例 [J].
臧淑英 ;
黄樨 ;
郑树峰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99-1706
[4]   扎龙自然保护区湿地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J].
杨开良 .
中南林业调查规划, 2005, (02) :27-30
[5]   岷江上游典型时期景观格局变化及驱动力初步分析 [J].
胡志斌 ;
何兴元 ;
江晓波 ;
赵永华 ;
胡远满 ;
常禹 ;
李月辉 ;
韩文权 ;
刘淼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797-1803
[6]   中巴地球资源一号卫星CCD图像质量评价和交叉定标研究 [J].
杨忠东 ;
谷松岩 ;
邱红 ;
黄签 ;
范天锡 .
遥感学报, 2004, (02) :113-120
[7]   基于RS与GIS的三工河流域生态景观格局分析 [J].
黄俊芳 ;
王让会 ;
师庆东 .
干旱区研究, 2004, (01) :33-37
[8]   扎龙河滨湿地水系统脆弱性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J].
郭跃东 ;
何岩 ;
邓伟 ;
潘继花 .
湿地科学, 2004, (01) :47-53
[9]   辽河三角洲湿地的景观格局分析 [J].
王宪礼 ;
肖笃宁 ;
布仁仓 ;
胡远满 .
生态学报, 1997, (03) :317-323
[10]  
Land use dynamics and landscape change pattern in a typical micro watershed in the mid elevation zone of central Himalaya, India[J] . K.S Rao,Rekha Pant.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 200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