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DALY指标分析艾滋病的疾病负担

被引:9
作者
杨凤娟
刘美娜
杨晶
张秋菊
机构
[1]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关键词
艾滋病; 疾病负担; 伤残调整生命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12.91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艾滋病)];
学科分类号
100401 ;
摘要
目的:利用残疾调整生命年指标分析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确定艾滋病在中国的高危人群,为制定艾滋病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数据依据,为政府合理分配有限的卫生资金提供科学佐证。方法:将我国2007年艾滋病的发病、死亡情况按照年龄、性别整理,计算艾滋病疾病负担指标中的残疾调整生命年;利用伤残调整生命年强度指标进行各年龄组、性别的比较,以控制相互比较组别人口基数的影响。结果:我国2007年艾滋病伤残调整生命年为108312.55人年,负担强度为0.0824人年/千人,由死亡造成疾病负担高达101037.40人年,占总的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为93.28%;疾病负担主要集中在15岁至60岁年龄段,这一年龄段占总残疾调整生命年比例的93.86%,30岁至45岁是疾病负担最高的年龄组;艾滋病的疾病负担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比例接近2∶1。结论:我国人群中的30岁至45岁年龄组和男性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中之重,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是目前我国艾滋病疾病负担产生的主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53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艾滋病健康生命年损失情况分析 [J].
刘美娜 ;
杨凤娟 ;
樊秀娥 ;
杨晶 ;
陈银苹 ;
张秋菊 .
中国艾滋病性病, 2007, (02) :104-106+129
[2]   女性吸毒者性病、HIV检测及分析 [J].
吴健平 .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06, (01) :40-41
[3]   艾滋病的治疗现状 [J].
黄学亮 ;
冯曼玲 ;
孙丽静 .
河北医药, 2005, (04) :295-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