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山松的原始育种材料研究

被引:4
作者
张方秋
机构
[1] 西北林学院林学系中国林科院热带林业研究所
关键词
巴山松; 分布; 种内变异; 形态; 叶绿素; 核酸; 染色体组型; 过氧化物同工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巴山松的分布、形态特征、叶绿素、核酸含量、染色体组型、过氧化物同工酶及苗木生长量的研究表明,巴山松不仅在形态、生理学、生物化学特性上,而且在苗期的形态解剖及生长量上与油松均有显著差异,在遗传基础上具有自身的独立性。因此、巴山松应作为一个独立的种。巴山松种内基因的相对分化量表明,不同产地间的变异较小、仅占7.5%,产地内的变异则占92.5%。因此,巴山松的遗传改良应利用产地内的变异。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79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黎坪巴山松调查研究初报 [J].
张存旭 ;
张方秋 .
陕西林业科技, 1988, (04) :18-21
[2]   油松等五种松树染色体组型分析 [J].
张懿藻 ;
吴妙峰 .
山西林业科技, 1988, (01) :2-5
[3]   长白山天然红松林同功酶遗传变异的研究——红松云冷杉林酯酶遗传及组成 [J].
杨一平 ;
尹瑞雪 ;
张军丽 .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1986, (02) :34-42
[4]   关于植物核型分析的标准化问题 [J].
李懋学 ;
陈瑞阳 .
武汉植物学研究, 1985, (04) :297-302
[5]   同工酶在林木遗传育种中的应用 [J].
黄敏仁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85, (03) :121-127
[6]   巴山松的调查研究 [J].
李新富 ;
田恒山 ;
陈天虎 .
湖北林业科技, 1984, (04) :1-7
[7]  
同工酶.[M].[美]赖德(Rider;C·C·);泰勒(Taylor;C·B·) 著;范培昌 译.科学出版社.1987,
[8]  
分子群体遗传学与进化论.[M].[美]根井正利 著;王家玉 译.农业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