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动态植被模型LPJ模拟中国植被变化研究

被引:18
作者
孙艳玲 [1 ]
延晓冬 [1 ]
谢德体 [2 ]
魏朝富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中心
[2]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
关键词
LPJ模型; 气候变化; 潜在植被; 中国;
D O I
10.13718/j.cnki.xdzk.2007.11.017
中图分类号
Q948 [植物生态学和植物地理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依据中国植被与气候的关系对动态植被模型LPJ中的生物气候参数进行了调整.将改进后LPJ模拟的潜在植被类型与中国植被区划图比较发现有很大改进.应用CRU05资料和改进后的LPJ模型模拟了中国20世纪的4个气候阶段的潜在植被类型的分布变化.结果发现,由于气候变暖,20世纪我国森林植被大部分呈现出北移趋势,而热带季雨林、雨林植被分布在20世纪呈西移趋势,其面积减少最大;温带常绿阔叶林植被分布呈南移特征,其面积呈增加趋势.温带草本植被面积呈扩大趋势,而无植被区面积呈缩减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86 / 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气候变化对中国植被可能影响的模拟 [J].
赵茂盛 ;
Ronald P.Neilson ;
延晓冬 ;
董文杰 .
地理学报, 2002, (01) :28-38
[2]  
A process-based, terrestrial biosphere model of ecosystem dynamics (Hybrid v3.0)[J] . A.D. Friend,A.K. Stevens,R.G. Knox,M.G.R. Cannell.Ecological Modelling . 1997 (2)
[3]   TOWARD A RULE-BASED BIOME MODEL [J].
NEILSON, RP ;
KING, GA ;
KOERPER, G .
LANDSCAPE ECOLOGY, 1992, 7 (01) :27-43
[4]  
Climate and plant distribution at global and local scales[J] . F. I. Woodward,B. G. Williams.Vegetatio . 1987 (1)
[5]  
The role of vegetation dynamics in the control of atmospheric CO2content. Sitch S. Lund University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