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突触前毒素的结晶及其物化性质的鉴定

被引:4
作者
张景康
江明恃
吴健永
徐科
陈远聪
武祥福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理研究所
[2] 北京大学
[3]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 届毕业生
关键词
神经毒素; 圆盘电泳; 最小致死量; 蝮蛇毒; 突触前; 物化性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江苏和浙江省一带所产的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毒,按前文所描述方法,分离出二个主要神经毒组分。经生理学鉴定其中一个具有选择性地阻断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前传递过程的作用。用等电聚焦板电泳从该组分制备出经聚丙烯酰胺圆盘电泳鉴定为一均一条纹的突触前毒素,定名为蝮蛇神经毒素(agkistrodotoxin),蝮蛇神经毒素对小白鼠(腹腔注射)的最小致死量为每公斤体重55微克,在90℃下保温20分钟毒性不变,用中性连续或碱性不连续SDS圆盘电泳测定的分子量为13,400,不含亚基,用等电聚焦圆盘电泳测得等电点为6.9,在12℃对34%饱和硫酸铵(pH7.0)透析可得长方形晶体。关于蝮蛇神经毒素的其他生理特性,以及蝮蛇毒中其他神经毒素的纯化和鉴定将在另文发表。
引用
收藏
页码:237 / 24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蝮蛇毒的神经毒成分的研究 Ⅲ.蝮蛇毒阻遏神经肌肉传递的作用部位 [J].
杨钦照 ;
徐科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1977, (04)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