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分子生态学初步研究:RAPD证据

被引:67
作者
魏伟
王洪新
胡志昂
钟敏
恽锐
钱迎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生态过渡带,RAPD标记,分子生态学,基因流,Shannon指数,Nei指数,柠条群体;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 [植物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是一个杂种带。为了进一步阐明分子变异和基因流与生境或生态过渡带的联系,应用RAPD标记开展了柠条群体的分子生态学研究。根据RAPD数据利用Shannon信息指数估计了6个柠条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发现大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柠条群体之内(82.4%),只有少部分的分子变异存在于群体之间(17.6%)。又利用Nei指数统计了RAPD数据,也证实了大部分的遗传变异存在于群体之内。柠条锦鸡儿群体与中间锦鸡儿群体的遗传分化系数和遗传距离都很小。以上结果都肯定了柠条群体间和种间的基因流动。无论是从多态位点比率还是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来看,硬梁和硬梁覆沙群体是最小的,滩地覆沙群体则具有较高的水平。某些RAPD扩增片段的频率在柠条群体间有规律的变化也许具有着特殊的生态学意义,更可能是中性突变的随机固定。根据以上研究可以得出下列结论:①通过比较Shannon指数和Nei指数的统计结果,可以认为,对于异交植物来讲,Shannon指数在统计RAPD数据方面有用。②毛乌素沙地柠条群体之间存在着强大的基因流,物种的杂交性与生态过渡性一致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4
页数:7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