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年-2012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力研究

被引:11
作者
柏菊 [1 ]
闫峰 [2 ]
机构
[1] 南京审计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荒漠化研究所
关键词
毛乌素沙地; 荒漠化; 驱动力;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毛乌素沙地地处我国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和脆弱性.采用MODIS图像、气象和社会经济等数据对2001年-2012年毛乌素沙地的荒漠化过程及驱动力进行了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2001年-2012年毛乌素沙地极严重荒漠化和重度荒漠化面积总体呈下降趋势,中度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面积呈上升趋势.2毛乌素沙地年平均气温以0.044 9°C/a的速率呈显著增加趋势,温度和降水的增加对自然荒漠化逆转极为有利.3人口、耕地面积、牲畜数量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毛乌素沙地施加了较大的压力,但人口素质的提高、生产结构的调整以及积极政策的实施对毛乌素沙地的逆向演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32 / 13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中国沙地分类进展及编目体系
    闫峰
    丛日春
    [J]. 地理研究, 2015, 34 (03) : 455 - 465
  • [2] Estimating aboveground biomass in Mu Us Sandy Land using Landsat spectral derived vegetation indices over the past 30 years[J]. Feng YAN,Bo WU,YanJiao WANG. Journal of Arid Land. 2013(04)
  • [3] 近40a毛乌素沙地荒漠化过程研究
    闫峰
    吴波
    [J]. 干旱区地理, 2013, 36 (06) : 987 - 996
  • [4] 2000~2011年毛乌素沙地植被生长状况时空变化特征
    闫峰
    吴波
    王艳姣
    [J]. 地理科学, 2013, 33 (05) : 602 - 608
  • [5] 基于3S的毛乌素沙地腹地景观格局演变及其驱动力分析——以内蒙古乌审旗为例
    吴晓旭
    邹学勇
    [J]. 中国沙漠, 2010, 30 (04) : 763 - 769
  • [6] 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房世波
    许端阳
    张新时
    [J]. 中国沙漠, 2009, 29 (05) : 796 - 801
  • [7] 近30a来毛乌素沙地及其周边地区沙漠化动态变化过程研究
    郭坚
    王涛
    韩邦帅
    孙军喜
    李新泉
    [J]. 中国沙漠, 2008, (06) : 1017 - 1021
  • [8] 近45年毛乌素沙地的气候变化及其与沙漠化的关系
    杨永梅
    杨改河
    冯永忠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2) : 87 - 92
  • [9] Estimating spatiotemporal patterns of aboveground biomass using Landsat TM and MODIS images in the Mu Us Sandy Land, China[J] . Feng Yan,Bo Wu,Yanjiao Wang. Agricultural and Forest Meteorology . 2015
  • [10] A comparison of methods for estimating fractional green vegetation cover within a desert-to-upland transition zone in central New Mexico, USA[J] . Jingfeng Xiao,Aaron Moody. Remote Sensing of Environment . 2005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