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从地方性知识的视角

被引:13
作者
欧阳芸
朱红文
廖正涛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学院北京,北京,北京
关键词
社会科学; 本土化; 地方性知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C12 [];
学科分类号
03 ; 0303 ;
摘要
在全球化的浪潮中,统一性吞噬着越来越大的世界版图,特殊性因之弥足珍贵。社会科学在某种意义上作为一种地方性知识,“本土化”日益成为其在广大非西方国家的鲜明色调。而中国社会科学的本土化已经发轫、发展,必定还将进一步深入下去,很多不能回避的复杂问题还等待着我们面对和解决。
引用
收藏
页码:57 / 5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试论社会科学研究的本土化进路 [J].
谭江华 ;
侯均生 .
天津社会科学, 2003, (03) :39-42
[2]   农村研究与社会科学本土化 [J].
吴重庆 .
浙江学刊, 2002, (03) :92-94
[3]   评台湾“社会科学本土化运动” [J].
杜斌 ;
郑毓信 .
学海, 2001, (03) :171-174
[4]   地方性知识的构造 [J].
盛晓明 .
哲学研究, 2000, (12) :36-44+76
[5]   学术规范化与学科本土化——中国民族学学科百年回眸 [J].
王建民 .
民族研究, 2000, (01) :11-19+109-110
[6]   社会科学研究的国际化和本土化——西方社会科学理论的移植和应用方法 [J].
陈卫旗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 1999, (02) :41-46
[7]  
关于中国社会科学的思考[M]. 上海三联书店 , 邓正来著, 2000
[8]  
法治及其本土资源[M].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苏力 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