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东北部早熟和晚熟玉米杂交种年际间产量稳定性

被引:8
作者
张秋英 [1 ]
Stephen JHerbert [2 ]
AMHashemi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美国麻省大学植物与土壤科学系
基金
美国农业部;
关键词
玉米; 杂交种; 熟期; 产量; 美国东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玉米是美国东北部奶牛业的主要能量来源,杂交种的选择是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关键和前提。连续5年在美国麻省大学农学实验站的典型砂壤土耕地上进行试验,结合当地气象部门提供的生育期间玉米的生长期生长度日数和降雨量,对3个早熟杂交种和3个晚熟杂交种的产量进行了年际间稳定性比较。结果表明:产量与年际间气候条件无关,无论是青贮饲料产量还是穗棒产量,晚熟品种的产量均高于早熟品种(2001年杂交种E409L)。5年平均晚熟品种的青贮饲料产量和穗棒产量分别比早熟品种高出10.9%和8.0%。相同年份品种间产量存在差异,同一品种年际间产量差异显著。低温年份,相对冷凉的生育前期和温热的生育后期不利于美国东北部玉米生产。生育期间较高的降雨量有利于青贮产量的形成。选择种植晚熟品种是该区农民提高玉米产量、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途径。只有热量多且雨量充沛的年份才有利于玉米产量潜力的挖掘。有关某种玉米基因型对当地气候适应性方面的知识,将有利于育种者选择有价值的种质资源。表6,参17。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7+182 +18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产优质青贮饲料玉米品种筛选试验研究 [J].
韩秉进 ;
孙海霞 ;
黄常柱 ;
胡正磊 ;
牟启友 ;
刘春龙 .
农业系统科学与综合研究, 2006, (02) :143-144+149
[2]   吉林玉米带的地位与发展前景 [J].
齐晓宁 ;
王洋 ;
王其存 ;
刘兆永 ;
鲍强 .
地理科学, 2002, (03) :379-384
[3]  
A. Forrest Troyer.Breeding widely adapted, popular maize hybrids[J].Euphytica,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