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云南省盛夏高温干旱成因分析

被引:8
作者
黄慧君
机构
[1] 大理州气象局
关键词
高温干旱; 西太平洋副高; 冷空气; OLR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对2006年云南盛夏严重的高温干旱及其成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偏强,位置偏西、偏北,不利于将孟加拉湾等地的暖湿气流带到云南、四川等地,使这些地区7~8月降水明显偏少;亚欧地区经向环流偏弱,纬向环流偏强,中高纬地区大气环流以纬向环流占优势,不利于冷空气向南方地区输送;阿拉伯湾、孟加拉湾、南海及云南、四川等地的OLR值偏高,对流活动受到抑制,不利于水汽的输送及降雨的产生;850 hPa温度场上,云南多处于高温暖区内,7~8月无明显冷空气影响云南等都是形成高温干旱的重要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86+100 +1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2007年湘潭夏季高温干旱成因分析 [J].
林明丽 ;
廖忠辉 ;
刘炼烨 ;
陈珊 ;
胡燕 ;
刘灏 .
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2008, (03) :64-66+96
[2]   2006年川渝伏旱成因浅析 [J].
青泉 ;
汪丽 ;
谢娜 ;
徐琳娜 .
四川气象, 2007, (02) :10-12
[3]   2005年春末初夏云南异常干旱与中高纬度环流 [J].
刘瑜 ;
赵尔旭 ;
彭贵芬 ;
杨淑群 .
干旱气象, 2007, (01) :32-37
[4]   2005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J].
刘瑜 ;
赵尔旭 ;
黄玮 ;
孙丹 ;
琚建华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35-40
[5]   大理州2005年初夏干旱成因探析 [J].
高安生 ;
陈红玉 ;
黄玮 .
云南地理环境研究, 2006, (03) :34-39+57
[6]   2003年云南夏季罕见高温干旱的诊断研究 [J].
解明恩 ;
程建刚 ;
范菠 ;
高锡帅 .
气象, 2005, (07) :32-37
[7]   四川省2002年伏旱成因分析 [J].
芮景新 .
气象科技, 2004, (S1) :33-35
[8]   九江市2003年夏季高温干旱成因分析 [J].
陈新玉 ;
王传根 ;
刘思勇 .
江西气象科技, 2003, (04) :33-35
[9]   1997年初夏云南严重干旱的诊断分析 [J].
刘瑜 ;
解明恩 .
气象, 1998, (08)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