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恐龙研究历史与现状

被引:6
作者
汪筱林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
关键词
恐龙,恐龙蛋,恐龙足迹,中国;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15, [];
学科分类号
0709 ; 070903 ;
摘要
中国恐龙研究历史可分为三个阶段:萌芽阶段(1902~1929),奠基阶段(1929~1949)和发展阶段(1949~1979)。从恐龙化石、恐龙蛋和恐龙足迹研究三个方面全面回顾了中国恐龙研究历程。并对近20年来中国恐龙研究进展和现状进行了总结。
引用
收藏
页码:3 / 5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四川广元河西晚侏罗世恐龙动物群集群死亡原因研究 [J].
李奎 ;
蔡开基 ;
张玉光 .
大自然探索, 1997, (03) :91-91
[2]   我国晚白垩世恐龙与现代爬行类及鸟类骨组织的比较研究 [J].
姚锦仙 ;
张昀 ;
庞其清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7, (03) :170-181
[3]   恐龙蛋壳的生物力学性质(Ⅵ)──在外力作用下恐龙蛋壳结构的稳定性 [J].
赵资奎 ;
马和中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7, (02) :88-101
[4]   中国最早鸟类化石的发现及鸟类的起源 [J].
季强 ;
姬书安 .
中国地质, 1996, (10) :30-32
[5]   山西天镇晚白垩世恐龙动物群发掘简报 [J].
庞其清,程政武,杨剑平,谢漫泽,朱才伐,罗俊林 .
河北地质学院学报, 1996, (Z1) :227-235
[6]   恐龙蛋壳的生物力学性质(Ⅲ)──恐龙幼雏出壳时蛋壳破裂的力学分析 [J].
马和中 ;
佘德伟 ;
赵资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5, (02) :160-164
[7]   侏罗纪鸟类化石在中国的首次发现 [J].
侯连海 ;
周忠和 ;
顾玉才 ;
张和 .
科学通报, 1995, (08) :726-729
[8]   恐龙蛋壳的生物力学性质(Ⅱ)─—在外力作用下恐龙蛋壳的两种可能破坏形式 [J].
马和中 ;
赵资奎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4, (04) :249-254
[9]   恐龙蛋壳的生物力学性质(Ⅰ)──在外力作用下恐龙蛋壳的应力分析 [J].
赵资奎 ;
马和中 ;
杨勇琪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4, (02) :98-104
[10]   内蒙古巴音满都呼晚白垩世棱齿龙蛋化石的发现 [J].
赵资奎 ;
李荣 .
古脊椎动物学报, 1993, (02) :77-84+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