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对地下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作用

被引:3
作者
张敏
胡海清
机构
[1] 东北林业大学
[2] 东北林业大学 哈尔滨
[3] 哈尔滨
关键词
生态系统; 高强度火; 地下; 可燃物负荷量; 无脊椎动物; 凋落物层; 动物群; 动物区系; 可持续性; 土壤养分; 土壤成分; 火烈度; 养分循环; 营养物质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62.8 [林火的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8 ;
摘要
火对生态系统的全部作用是复杂的 ,范围也很广 ,包括减少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对地下部分物理、化学、微生物降解过程的影响。既然整个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主要组成成分在地下 ,那么其恢复与土壤的物理、化学、生物作用和过程有关。由于一些高强度火烧措施会改变地下部分的组成 ,对整个生态系统来说或有利或有害 ;低强度火烧会促进草本植物群的生长 ,提高植物可利用的养分含量 ,降低过密林分的密度 ,这样就能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高强度火往往会引起演替频率的改变 ,改变地上和地下物种的组成 ,改变C/N ,加剧侵蚀 ,淋溶和反硝化作用 ,导致养分流失。另外 ,土壤的水文作用也会改变 ,物理性质会退化 ,微动物群和大型动物群会减少 ,微生物数量及其相关过程也会发生变化。火对地下生态系统的直接作用是高强度火烧的结果 ,它将地上部分可燃物负荷量 (活的和死的 )、土壤湿度、温度、火烧持续时间联系起来 ,地下生态系统的恢复时间不仅取决于火烧强度以及火烧对生态系统关键过程和组成的影响 ,而且还取决于以前该地的使用情况因此 ,火对地下系统的影响差异很大 ,而且无法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32 / 35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