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填海造地的遥感PCA识别及其驱动机制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禺
李杨帆
朱晓东
机构
[1] 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南京大学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关键词
填海造地; 主成分分析; 时空分布; 驱动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P79 [遥感技术的应用];
学科分类号
081102 ; 0816 ; 081602 ; 083002 ; 1404 ;
摘要
基于遥感主成分分析(PCA),论文提出一种快速、准确及经济地识别填海造地时空分布的新方法。并以厦门市港湾地区为例,将1993与1996年,1996与1998年,1998与2001年,2001与2003年、2003与2006年共6期遥感影像融合后经PCA分析得出5个时间段内填海造地的空间分布信息,并结合相应阶段的城市发展战略进行分析。选取工业总产值、人口、港口货物吞吐量等统计数据作为填海造地行为的社会经济驱动因子进行回归分析,得出政策导向、工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增加等是厦门港湾地区填海造地的主要驱动因素。最后提出基于驱动机制和未来情景分析的港湾地区填海造地优化调控的政策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围垦的社会经济价值及其对海洋环境影响的评估 [J].
张健 ;
施青松 ;
黄宝兴 .
海洋学研究, 2006, (S1) :20-25
[2]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的多时相遥感图像变化检测 [J].
钟家强 ;
王润生 .
电子与信息学报, 2006, (06) :994-998
[3]   海湾资源开发的累积生态效应研究 [J].
林桂兰 ;
左玉辉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3) :432-440
[4]   主成分分析在遥感图像处理中的应用 [J].
严红萍 ;
俞兵 .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06, (02) :168-170
[5]   江苏王港海岸湿地的围垦现状及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J].
王爱军 ;
高抒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6) :28-35
[6]   填海造地生态损害评估:理论、方法及应用研究 [J].
彭本荣 ;
洪华生 ;
陈伟琪 ;
薛雄志 ;
曹秀丽 ;
彭晋平 .
自然资源学报, 2005, (05) :714-726
[7]   基于主成分变换的动态监测变化信息自动发现 [J].
冯德俊 ;
李永树 ;
兰燕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4, (36) :199-202
[8]   泉州湾围海工程对海洋环境的影响 [J].
陈彬 ;
王金坑 ;
张玉生 ;
唐森铭 ;
林景宏 ;
郑凤武 ;
张继伟 .
台湾海峡, 2004, (02) :192-198
[9]   基于KL变换的TM图像变化信息提取方法 [J].
刘永昌 ;
张平 ;
严卫东 ;
陈书海 ;
不详 .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 2002, (04) :69-71
[10]   香港填海造地及其影响分析 [J].
罗章仁 .
地理学报, 1997, (03) :3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