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东部第四纪水文地质条件与生物气成藏

被引:26
作者
王明明
李本亮
魏国齐
李景明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柴达木; 东部; 地层水; 水文地质; 生物气; 溶解气; 成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 [各时代地史及其地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东部昆仑山脉的那仁格勒河水系在乌图美仁 -台南东 -涩北 -驼峰山地区上新统 -更新统形成了那 -驼地下水循环系统 ,其两侧的达布逊湖洼陷和一里坪洼陷区属汇水盆地性质的停滞水文地质特征。台南构造以南的那 -驼地下水循环系统控制区 ,地层水显著咸化期在 3× 10 4a左右的晚更新世晚期。该期地层水溶解气量基本达到饱和。其生物气成藏机制有两种 :(1)地层水显著咸化期溶解气析出、运移、聚集成藏 ;(2 )那 -驼地下水循环系统携带南部较淡水区溶解的生物气向北部咸水区运移、析出、聚集成藏。根据水文地质特征及含油气系统特征确定船形丘构造东侧 -鸭南 -台南 -涩北为第四系生物气最有利富集区 ,其南北两侧及驼峰山 -盐湖、别勒湖南斜坡为较有利区带 ;船形丘 -鸭南 -南陵丘 -盐湖构造带为第三系生物气有利富集区带。
引用
收藏
页码:341 / 34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3 条
  • [1] 柴达木盆地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M]. 科学出版社 , 刘燕华主编, 2000
  • [2] 中国非常规油气地质[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关德师等著, 1995
  • [3] 天然气地质学[M]. 科学出版社 , 包 茨主编, 1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