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分析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储层预测中的应用——以鄂尔多斯盆地D16井区为例

被引:3
作者
郭伟 [1 ]
马小刚 [2 ]
何顺利 [1 ]
王辉明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石油天然气工程学院
[2] 不详
关键词
岩性油气藏; 地震相; 相分析; 储层预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地震相分析和测井相分析来综合研究和解释沉积相是岩性油气藏有利区带优选和储层预测最有效的技术手段。针对鄂尔多斯盆地D16井区储层多层系、物性特征复杂和储层层薄等特点,采取了相控储层预测思路。也就是先进行测井相分析和地震相分析,然后,应用测井微相解释结果标定地震相,建立了储层的地震响应模式,并通过模式识别方法实现砂体的横向预测。优选出强振幅地震相和透镜状地震相是研究区最主要的有利地震相,并预测其在研究区的空间展布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85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三相”联合解释技术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吐哈盆地胜北地区为例 [J].
杨占龙 ;
陈启林 ;
郭精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7, (03) :370-374
[2]   岩性油气藏勘探方法与技术 [J].
陈启林 ;
杨占龙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622-626
[3]   沉积相分析在岩性油气藏勘探中的应用——以吐哈盆地胜北洼陷中侏罗统-白垩系为例 [J].
李红哲 ;
杨占龙 ;
吴青鹏 ;
万传治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5) :698-702
[4]  
沉积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姜在兴主编, 2003
[5]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演化与油气分布规律[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杨俊杰著, 2002
[6]  
地震地层学解释基础[M]. 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 徐怀大等编著, 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