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方背斜南东翼煤中硫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17
作者
赵福平 [1 ]
舒万柏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资源学院
[2] 贵州煤矿地质工程咨询与地质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煤中硫; 分布; 成因; 贵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1 [煤];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根据井田勘探施工钻孔采取的136个煤样的煤质测试结果,对贵州大方背斜南东翼可采煤层煤中硫的特征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可采煤层从特低硫煤—高硫煤均有,中上部煤中硫的质量分数较高,一般为中高硫煤,中下部以低中硫煤为主,底部煤中硫的质量分数变化大,从特低硫煤可到高硫煤;龙潭组中上部煤层煤中硫主要与硫的来源和沉积环境有关,而下部煤层煤中硫与其来源有关,与沉积基底中岩性发育也有一定关系,凝灰岩、玄武岩发育地段,煤中硫的质量分数低,反之则高。
引用
收藏
页码:9 / 1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煤中硫研究现状 [J].
周春光 ;
杨起 ;
康西栋 ;
汤达祯 ;
刘大锰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9, (01) :17-21
[2]   高有机硫煤抽提物中含硫化合物的组成与热演化特征 [J].
雷加锦 ;
盛国英 ;
彭平安 .
沉积学报, 1998, (02) :20-23
[3]   从神木煤田2-2煤层煤岩特征看泥炭沼泽演化 [J].
周春光 ;
杨起 ;
康西栋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6, (06) :11-14
[4]   中国煤中硫的赋存特征及脱硫 [J].
陈鹏 .
煤炭转化, 1994, (02) :1-9
[5]   海南岛红树林泥炭中硫及其成因研究 [J].
桑树勋 ;
刘焕杰 ;
施健 .
煤田地质与勘探, 1993, (01) :12-17
[6]  
贵州煤田地质.[M].贵州省煤田地质局著;徐彬彬;何明德主编;.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3,
[7]  
中国煤质论评.[M].袁三畏著;.煤炭工业出版社.1999,
[8]  
中国煤变质作用.[M].杨起等主编;.煤炭工业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