泾惠渠灌区水环境劣变特征及地下水调蓄能力分析

被引:30
作者
刘燕 [1 ]
朱红艳 [2 ]
机构
[1] 长安大学水与发展研究院
[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关键词
水; 灌溉; 水库; 劣变; 地下水调蓄能力; 体积疏干法; 泾惠渠灌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为确保泾惠渠灌区水环境安全及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该文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以来泾惠渠灌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环境劣变特征分析,重点指出了灌区地下水环境劣变的严重性,同时也证实了对地下水实施涵养调蓄的必要性。从取水条件、地下库容、蓄水水源和蓄水方式4个方面论证了灌区具备良好地下水调蓄能力,并利用体积疏干法对灌区各测站的地下调蓄库容进行计算,确定出灌区最大调蓄库容达6.46亿m3,年调蓄库容0.281亿m3。提出对灌区春、夏两季适当加大地表灌溉力度,并针对调蓄空间较大的石桥、泾阳等站进行优先调蓄,实现灌区"以井补渠,以渠养井",即涵养了当地地下水资源,又有利于灌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最终保障了灌区的生态环境及粮食安全。
引用
收藏
页码:19 / 24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水资源系统耦合理论及其在泾河水文水资源研究中的应用.[D].李勋贵.长安大学.2008, 08
[2]  
地下水库调控研究.[D].戴长雷.吉林大学.2006, 10
[3]   华北平原地下水人工补给模式研究 [J].
董小涛 ;
李伟 ;
钟华平 .
地下水, 2011, 33 (01) :18-20
[4]   石羊河流域地下水水位下降原因及对策研究 [J].
胡建勋 ;
甄计国 .
人民长江, 2009, (01) :31-33+41+111
[5]   三江平原挠力河流域地下水恢复研究进展 [J].
刘东 ;
马永胜 .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8) :140-144
[6]   基于AHP的三江平原地下水人工补给方法研究 [J].
刘东 ;
付强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8, (07) :5-7+21
[7]   滹沱河流域平原区地下水流场异常变化与原因 [J].
张光辉 ;
费宇红 ;
张行南 ;
严明疆 .
水利学报, 2008, (06) :747-752
[8]   地下水库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J].
朱思远 ;
田军仓 ;
李全东 .
节水灌溉, 2008, (04) :23-27
[9]   新疆柴窝堡盆地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的初步研究 [J].
王宏 ;
田廷山 ;
华颜涛 ;
汪美华 .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2006, (04) :48-51
[10]   地下水库的概念和设计理论 [J].
李旺林 ;
束龙仓 ;
殷宗泽 .
水利学报, 2006, (05) :613-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