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溶发育垂直分带及其工程地质意义

被引:11
作者
熊道馄
机构
[1] 四川省华地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四川成都
关键词
岩溶; 垂直分带; 下限深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31 [地貌学(地形学)];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简述了岩溶发育的垂直分带性和岩溶发育的下限深度 ,概述了不同类型的岩溶发育垂直分带方案 ,讨论了现有岩溶发育垂直分带的特点。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9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济阳坳陷下古生界潜山储集体特征 [J].
徐国盛 ;
李国蓉 ;
王志雄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2, (03) :248-251+256
[2]   资阳地区震旦系古岩溶作用及其特征讨论 [J].
向芳 ;
陈洪德 ;
张锦泉 .
沉积学报, 2001, (03) :421-424
[3]   圆梁山隧道毛坝向斜段岩溶洞穴的发育深度探讨 [J].
王科 ;
蒋良文 ;
许模 ;
徐则民 ;
黄润秋 ;
屈科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2) :139-143
[4]   峰林平原区含水层特征与地下水开发——以广西来宾峰林平原区为例 [J].
陈伟海 .
广西科学, 2000, (04) :289-292
[5]   塔里木盆地轮南地区下奥陶统碳酸盐岩岩溶储层特征及形成模式 [J].
顾家裕 .
古地理学报, 1999, (01) :54-60
[6]   岩溶地区坝基岩体质量工程地质分类 [J].
王家骏 .
中国岩溶, 1992, (02) :15-27
[7]   河谷深岩溶的成层性——以辽宁观音阁水库为例 [J].
谭周地 .
中国岩溶, 1987, (02) :68-76
[8]  
水利水电岩溶工程地质[M]. - 水利电力出版社 , 邹成杰等编著, 1994
[9]  
基岩地下水[M]. - 地质出版社 , 刘光亚 编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