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东沿海秋茄天然林与人工林生物量比较

被引:18
作者
王韧 [1 ]
李晓景 [2 ]
蔡金标 [3 ]
张典铨 [1 ]
何东进 [2 ]
刘翠 [2 ]
王其炳 [2 ]
郑开基 [2 ]
林峰 [2 ]
机构
[1] 福鼎市林业局
[2]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3] 霞浦县林业局
关键词
秋茄; 天然林; 人工林; 生物量; 福建福鼎;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闽东(福鼎市)是中国红树林(秋茄)自然分布的最北端,在红树林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采用标准木法以及收获法,研究闽东沿海不同起源秋茄林生物量及其分配规律。结果表明:秋茄天然林生物量为58.305 t/hm2,地上部分为32.919 t/hm2,地下部分为25.386 t/hm2;人工林生物量为25.359 t/hm2,地上部分为14.711 t/hm2,地下部分为10.648 t/hm2。花、叶、枝、干等生物量数据显示,秋茄种群生物量分配为枝>干>粗根>叶>中根>墩>细根>花;生物量及器官分配反映了秋茄种群对高纬度生境的适应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6 / 2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福建省滨海秋茄红树林栽培技术探讨 [J].
黄运挺 .
林业勘察设计, 2007, (02) :133-135
[2]   木荷幼苗在林窗不同生境中的形态响应与生物量分配 [J].
汤景明 ;
翟明普 .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5) :559-563
[3]   林下植被的生物量分布特征及其作用 [J].
杨昆 ;
管东生 .
生态学杂志, 2006, (10) :1252-1256
[4]   毛乌素沙地半固定沙丘油蒿种群对土壤湿度空间异质性的响应 [J].
卢建国 ;
王海涛 ;
何兴东 ;
高玉葆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469-1474
[5]   福鼎滨海湿地及红树林调查研究初报 [J].
吴桂觉 .
林业勘察设计, 2006, (01) :142-144
[6]   草甸草原土壤含水量对地上生物量的影响 [J].
刘清泉 ;
杨文斌 ;
珊丹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05, (S1) :179-181
[7]   内蒙古草原大针茅群落地上生物量与降水量的关系 [J].
蔡学彩 ;
李镇清 ;
陈佐忠 ;
王义凤 ;
汪诗平 ;
王艳芬 .
生态学报, 2005, (07) :1657-1662
[8]   福建省平潭沿海秋茄人工林群落的生物量研究 [J].
林金顺 .
防护林科技, 2005, (02) :6-8
[9]   福建省福鼎市后屿湾红树林区水体浮游植物群落动态研究 [J].
陈长平 ;
高亚辉 ;
林鹏 .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118-122
[10]   西藏米拉山白桦种群生物量和生长量研究 [J].
罗大庆 ;
郑维列 ;
王景生 ;
方江平 ;
辛学兵 ;
钟国辉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08) :1329-1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