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抑郁大鼠模型的建立

被引:10
作者
潘菊华
王彦云
黄世敬
毛艳荣
陈朝
郑军
李多娇
崔翰明
机构
[1]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中药研发中心
关键词
血管性抑郁症; 模型; 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 高脂; 大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332 [医用实验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1001 ;
摘要
目的探讨建立动脉硬化叠加抑郁动物模型,为血管性抑郁症的深入研究创造条件。方法选择SD大鼠,采用维生素D3(VD3)肌肉注射(30万U/kg,连续3 d)加高脂饲料饲养9周,在此基础上给予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刺激(CUMS)3周,进行动脉硬化叠加CUMS抑郁造模。检查体质量和血脂变化,用敞箱试验评价大鼠活动度和好奇心,用糖水、纯水摄入量评价大鼠快感缺乏与否。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质量下降;血脂检查中,胆固醇(CHO)、低密度脂蛋白(LDL)升高,高密度脂蛋白(HDL)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敞箱实验中,垂直得分、水平得分、总分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糖水、纯水摄入量测定实验中,糖水百分比降低,纯水摄入量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VD3肌肉注射加高脂饲料饲养可复制动脉硬化大鼠模型,叠加CUMS,可兼具高脂血症和抑郁两方面的症状,与人血管性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较好的相似性,是较理想的血管性抑郁症动物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760 / 76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高脂饲料及维生素D3联合应用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J].
刘磊 ;
焦向英 ;
张炜芳 ;
赵荣瑞 .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5, (06) :681-683+692
[2]   慢性应激抑郁模型的建立及其评价 [J].
许晶 ;
李晓秋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3, (01) :14-17
[3]   老年人脑动脉硬化症焦虑抑郁状态的临床探讨 [J].
刘同想 ;
田径 ;
卢斯科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1, (05) :6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