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遥感的山区县域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和生态环境效应分析——以重庆市忠县为例

被引:8
作者
左伟
陈洪玲
王桥
李硕
机构
[1] 中国地图出版社
[2] 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信息中心
[3] 南京师范大学 北京
[4] 南京师范大学
[5] 江苏 南京
[6] 北京
[7] 江苏 南京
关键词
土地覆被变化; 遥感; GIS; 驱动力; 生态环境效应; 忠县;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4.02.020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对重庆市忠县区域TM遥感数据进行波谱信息特征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土地覆被信息提取的渡段组合方案;通过人机交互目视解译和野外数据检验工作。实现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重要生态安全指标因子之一——土地覆被因子的数据提取,并用GIS技术对其时空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和生态环境效应进行分析,效果和效率令人非常满意。这不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中尺度山区县域的土地覆被数据提取与地学分析的技术和方法难题,而且揭示了忠县土地覆被的时空分异特征。这是用常规与传统的技术方法与研究手段难以实现的,也为山区县域生态环境退化评价和生态恢复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尝试。 通过GIS空间分析,揭示了忠县土地覆被和水土流失的时空分异特征。忠县土地覆被动态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表现为耕地与林地在“制高地”上(海拔500 m以上)的大互换,在平川坝地地区建设用地大量占用优质耕地、林地等土地覆被类型;水土流失发生的坡度分异不明显,主要分布在200~800 m间,与坡耕旱地分布密切相关。从总体上,这种变化使区域生态环境系统的功能发生退化。分析发现,忠县土地覆被变化的驱动力主要有:(1)人口压力和经济发展落后是生态环境系统安全状态恶化的社会经济背景因素;(2)对自然资源不合理开发利用是生态环境恶化的直接人为
引用
收藏
页码:240 / 2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尺度生态评价研究中格网空间尺度的选择与确定 [J].
左伟 ;
张桂兰 ;
万必文 ;
李硕 ;
王桥 ;
不详 .
测绘学报 , 2003, (03) :267-271
[2]   区域生态安全评价指标与标准研究 [J].
左伟 ;
王桥 ;
王文杰 ;
刘建军 ;
杨一鹏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2002, (01) :67-71
[3]   三峡库区土地覆被动态变化遥感分析 [J].
曹学章 ;
左伟 ;
申文明 .
农村生态环境, 2001, (04) :6-11
[4]   人机交互式解译在大尺度土壤侵蚀遥感调查中的作用 [J].
杨胜天 ;
朱启疆 .
水土保持学报, 2000, (03) :88-91
[5]  
全国生态环境建设规划.[M].刘江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1999,
[6]  
中国生态问题报告.[M].国家环境保护局自然保护司[编];.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1999,
[7]  
重庆土地利用与环境农业建设.[M].李世顺等主编;中国科学院西南资源开发考察队[编];.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