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及对策

被引:4
作者
黄颖娜
机构
[1] 广东省兴宁市人民医院
关键词
血常规检验; 影响因素; 对策;
D O I
10.19381/j.issn.1001-7585.2014.20.072
中图分类号
R446.11 [血液学检验];
学科分类号
100208 ;
摘要
目的:分析临床血常规标本凝血的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方法:我院2013年9-12月共收集血液标本2 786份,对其中不合格血液标本出现凝血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凝血的影响因素、产生原因并提出相关对策。结果:本次收集的血液标本2 786份中,血清1 838份(65.97%),血浆724份(25.99%),全血224份(8.04%),其中不合格标本中出现凝血21份,占0.75%。依据凝固产生原因分析:患者的生理因素16份(76.20%),试剂因素2份(9.52%),仪器因素1份(4.76%),人为因素2份(9.52%)。结论:严格执行临床检验等规范,积极消除影响因素,才能够准确地、可靠地反映出患者等情况,确保检验结果的质量。
引用
收藏
页码:2768 / 2769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临床检验不合格标本的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 [J].
房翠云 .
中国医药指南, 2012, (23) :503-504
[2]   门诊小儿血标本凝血原因分析与对策 [J].
杜兰芳 ;
马玲 .
内蒙古中医药, 2011, 30 (15) :109-109
[3]   不合格标本1893份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J].
李华 ;
李芙琴 ;
王军 .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 (12) :2916-2916
[4]   血液标本检测前的质量控制 [J].
孔丽华 .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0, 4 (01) :207-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