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8 条
赣南八仙脑破碎带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和年代学研究
被引:29
作者:
丰成友
[1
]
王松
[2
]
曾载淋
[3
]
张德全
[1
]
李大新
[1
]
佘宏全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
[3] 江西省地勘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
来源:
关键词:
破碎带型钨矿;
成矿流体;
SHRIMP锆石U-Pb测年;
辉钼矿Re-Os同位素测年;
八仙脑;
赣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4 [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八仙脑矿床为赣南近年确认的较为典型的破碎带型钨锡多金属矿床。本文通过流体包裹体岩相学、显微测温、氢、氧同位素和年代学研究,探讨了八仙脑钨矿成矿流体来源及演化、成岩成矿时代和形成构造环境。结果表明,流体包裹体以液体包裹体为主,含少量CO2包裹体,流体具低(150~170℃和200~220℃)、中(250~270℃)和高(290~310℃)等不同的显微测温峰,显示出多期次流体活动相互叠加的特征,成矿流体为低盐度、低密度的H2O-CO2-NaCl体系。矿石中石英的δD为-78‰~-65‰,δ18OH2O为4.33‰~6.44‰,表明成矿流体以岩浆水为主并有大气降水的混合。利用SHRIMP锆石U-Pb法和辉钼矿Re-Os等时线法,分别获得八仙脑矿区成矿黑云母花岗岩和破碎蚀变带中黑钨矿-石英脉的形成年龄为157.2±2.2Ma和157.9±1.5Ma,成岩成矿年龄一致,均为晚侏罗世。结合区域最新研究成果,认为赣南钨矿形成于华南中生代岩石圈伸展时期的侏罗纪板内拉张环境的地球动力学背景,为同一成岩成矿系统的产物。
引用
收藏
页码:52 / 64
页数:13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