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啡肽系统与针刺镇痛

被引:5
作者
张安中
孙风艳
机构
[1] 上海第一医学院基础医学高针麻研究组
关键词
针刺镇痛; 脑内; 释放激素; 脂酸; 纳洛酮; 镇痛作用; 阿片受体; 吗啡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我国的针麻工作者,很早就根据辩证法的观点,提出“痛”与“抗痛”是并存于体内的一对矛盾,设想体内存在着一种抗痛机能,并研究了某些具有抗痛功能的脑结构(如尾核、中缝核等)及其与针刺镇痛的关系。国外于1973年、1975年分别从动物脑内发现阿片受体,以及与受体相互作用的内沅性吗啡样物质后,为上述设想提供了分子水平的依据。有关内啡肽(各种内沅性吗啡样肽的总称)的研究,被认为是“当前神经科学领域中发展最快的新课题”。由于这一发现揭示了脑内一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8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电解或化学损毁大白鼠脑干中缝核群对针剌镇痛效应的影响 [J].
江振裕 ;
杜焕基 ;
赵燕芳 ;
白耀辉 ;
顾锡根 ;
郑瑞康 ;
单红英 .
科学通报, 1977, (01) :41-42
[2]  
中枢神经介质概论[M]. -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医学院基础部针麻原理研究组生理组 编, 19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