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我国禾谷类病毒病的病原问题——Ⅷ.玉米粗缩病病原的研究
被引:27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龚祖埙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沈菊英
陈巽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病毒组
陈巽祯
刘信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病毒组
刘信义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病毒组
[2]
河北省植保土肥研究所病毒组
来源
: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
1981年
/ 01期
关键词
:
玉米粗缩病;
衣壳;
黑条矮缩病;
唾液腺;
超薄切片;
萎缩病;
涎腺;
口腔;
玉米粗矮病毒;
水稻害虫;
灰飞虱;
病毒质粒;
小麦丛矮病毒;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通过灰飞虱接种传毒,证明玉米粗缩病毒在玉米中引起粗缩病症,在小麦中引起“绿矮”病症,在水稻中引起黑条矮缩病症。这一方面揭示了小麦“绿矮”病的病原本质,也说明玉米粗缩病毒和水稻黑条矮缩病毒可能不止相近而是同一病毒。在玉米或小麦病株的粗抽提净化液中,可见到三种完整程度不同的病毒质粒:(1)完整的病毒,直径70~75毫微米,A突起高11毫微米;(2)去除一层蛋白外壳的直径65毫微米的亚病毒质粒,具有B突起;(3)经胃蛋白酶处理,去除两层外壳蛋白的核心,直径约45毫微米。这种质粒与简单球状病毒类似,很可能是有第三层对胃酶稳定的蛋白外壳。在抽提液中,特别是根部的抽提液中还有管状碎片,其中完整的病毒质粒排列成行。在小麦或玉米病株超薄切片中,可见到直径66毫微米的病毒质粒分散于原生质中,或与亚病毒质粒共存于病毒质体中,或藏于管状结构中。在灰飞虱唾液腺的超薄切片中,也可见到成堆的或在管状物中排列成行的完整病毒。
引用
收藏
页码:55 / 60+128 +1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Partial purification, Structure and infectivity of complete maize rough dwarf viruz particles. Milne,R. G. et al. Journal of Virology . 1973
←
1
→
共 1 条
[1]
Partial purification, Structure and infectivity of complete maize rough dwarf viruz particles. Milne,R. G. et al. Journal of Virology . 1973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