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特征及施肥方式的影响

被引:34
作者
周明华 [1 ,2 ,3 ]
朱波 [1 ,2 ]
汪涛 [1 ,2 ]
王振华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山地灾害与地表过程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3]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磷素流失; 壤中流; 地表径流; 流失负荷; 施肥影响;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0.11.014
中图分类号
X52 [水体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通过雨季典型降雨-径流事件中不同施肥方式下土壤磷素流失的野外定位观测,研究紫色土坡地磷素随地表径流和壤中流流失的通量、过程特征及其施肥方式的影响。结果表明,紫色土坡耕地地表径流过程呈多峰的时间变化特点,壤中流呈单峰且其产流时间滞后于地表径流;雨季次降雨平均径流量为23.6~29.1mm,壤中流是雨季的主要径流输出方式。地表径流总磷(TP)平均浓度远高于壤中流,泥沙吸附态磷(PP)是地表磷素流失的主要形态;溶解态有机磷(DOP)是壤中流流失的主要磷素形态。施肥方式显著影响地表径流TP浓度,常规施肥(NPK)、有机肥-化肥配施(OMNPK)、有机肥(OM)、秸秆-化肥配施(RSDNPK)各施肥处理的地表径流TP平均浓度呈依次减小的顺序。次降雨平均磷素流失负荷呈RSDNPK<OMNPK<OM<NPK的规律;壤中流是紫色土坡耕地磷素流失不可忽视的重要通道。施肥方式仅能控制地表径流磷素流失,而控制壤中流磷流失的效果不佳,有待更深入的研究。
引用
收藏
页码:1374 / 138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紫色土坡耕地硝酸盐淋失特征 [J].
朱波 ;
汪涛 ;
况福虹 ;
徐泰平 ;
唐家良 ;
武永峰 .
环境科学学报, 2008, (03) :525-533
[2]   紫色土坡耕地水量季节变异特征与平衡初步研究 [J].
罗专溪 ;
朱波 ;
汪涛 ;
况福虹 ;
唐家良 ;
徐泰平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2) :124-128
[3]   平衡施肥对紫色土坡耕地磷素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徐泰平 ;
朱波 ;
况福虹 ;
汪涛 ;
武永峰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6, (04) :1055-1059
[4]   太行山区坡地水文地质特性与渗流集蓄技术研究 [J].
曹建生 ;
刘昌明 ;
张万军 ;
杨永辉 .
水科学进展, 2005, (02) :216-221
[5]   水田土壤溶液磷氮的动态变化及潜在的环境影响 [J].
单艳红 ;
杨林章 ;
颜廷梅 ;
王建国 .
生态学报, 2005, (01) :115-121
[6]  
P Fractions in Drainage Waters from the Broadbalk Continuous Wheat Experiment at Rothamsted[J]. S.FORTUNE,P.BROOKES.Pedosphere. 2004(02)
[7]  
Phosphorus Concentration and Forms in Surface and Subsurface Drainage Water from Wetland Rice Fields in the Shaoxing Plain[J]. ZHANG MINGKUI, JIANG HONG and LIU XINGMEI Department of Resource Sciences, College of Resource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Zhejiang University, Hangzhou 310029 (China).Pedosphere. 2003(03)
[8]   川中丘陵区农业生态系统的演替 [J].
朱波 ;
高美荣 ;
刘刚才 ;
罗贵生 ;
张先婉 .
山地学报, 2003, (01) :56-62
[9]   四川丘陵区常规耕作制下紫色土径流发生特征及其表面流数值模拟 [J].
刘刚才 ;
林三益 ;
刘淑珍 .
水利学报, 2002, (12) :101-108
[10]   秸秆还田对土壤蓄水保肥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李 红 ;
周连第 ;
张有山 ;
杨国航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2, (01) :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