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β多样性的测度方法探讨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米槠林乔木层的影响

被引:4
作者
游水生 [1 ]
陈善沐 [2 ]
林文莲 [2 ]
徐玉华 [2 ]
机构
[1] 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
[2] 福建省水土保持监督站
关键词
米槠林; 不同干扰强度; 乔木层β多样性;
D O I
10.13961/j.cnki.stbctb.2006.01.019
中图分类号
S792.17 [锥栗(栲、槠)];
学科分类号
0829 ; 0907 ;
摘要
运用β多样性测度公式探讨了不同人为干扰强度(CK天然林、A级择伐更新、B级皆伐迹地天然更新、C级皆伐迹地人工促进天然更新、D级杉木林)对福建省武平县米槠林乔木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应用二元属性数据的多样性测度方法,所测的β多样性测度(βWS,βC,βR,βT)随着干扰强度加大逐渐上升,而群落相似性指数(CJ和CS)随着干扰强度加大逐渐下降;应用数量数据的β多样性测度方法,所测β多样性指数(CN,CMH)随着干扰强度加大逐渐下降。每个测度公式相关关系都很紧密,相关系数都在0.87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4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福建武平米槠林恢复生态学研究 [J].
游水生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12) :1533-1536
[2]   福建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米槠林)最小面积的确定 [J].
游水生 ;
王小明 ;
王海为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2, (06) :438-442
[3]   不同人为干扰强度对米槠林乔木层组成和物种多样性的影响 [J].
游水生 .
林业科学, 2001, (S1) :106-110
[4]   恢复生态学——退化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恢复的有效途径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生态学杂志, 2000, (01) :53-58
[5]   恢复生态学研究的一些基本问题探讨 [J].
章家恩 ;
徐琪 .
应用生态学报, 1999, (01) :111-115
[6]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与退化生态系统 [J].
赵平 ;
彭少麟 ;
张经炜 .
热带亚热带植物学报, 1998, (03) :179-186
[7]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火烧前后植物种类组成变化研究 [J].
游水生 ;
何育城 ;
林德喜 ;
刘永华 ;
吴明盛 ;
李福银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7, (04) :348-351
[8]   福建武平帽布米槠林择伐经营策略初探──Ⅰ.年龄结构和生长过程分析 [J].
游水生,饶英豪,罗水发,谢亮秀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6, (03) :234-238
[9]   米心水青冈林采伐地的早期植被恢复和土壤环境动态 [J].
沈泽昊,金义兴 .
植物生态学报, 1995, (04) :375-383
[10]   福建武平帽布火烧前米槠种群动态分析 [J].
游水生,杨玉盛,梁一池,何育城,吴明盛,李福银 .
福建林学院学报, 1995, (03) :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