沟谷地形下煤炭开采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广磊 [1 ,2 ]
鞠金峰 [3 ,4 ]
许家林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4] 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关键词
沟谷地形; 地表径流; 岩层移动; 潜水位; 保水采煤; 绿色开采;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5.1137
中图分类号
TV121 [径流]; TD82 [煤矿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81901 ;
摘要
以西部矿区沟谷地形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建立岩层移动与潜水位下降的关系,就沟谷地形下煤炭开采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采动裂隙未破坏潜水含水层的条件下,其储水盆地形态和汇水面积将受开采沉陷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地表径流分布和区域水系环境。随着地下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沟谷地形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径流分布将出现"稳定"、"衍生"、"转移"、"恶化"4种类型。当采高和开采面积均较小时,潜水位及地表径流水位下降不明显,故整个区域水系环境变化不大;当采高较大而开采面积相对含水层面积较小时,采煤不会造成潜水位明显下降,但会引起地表沉陷,从而造成开采区域潜水位埋深变浅,当开采区域存在沟谷地形时,由于地势较低潜水易出露地表,从而衍生出新的地表径流;随着开采面积相对含水层面积逐渐增大,采煤会造成潜水位明显下降,进而开采区域之外原有地表径流流量减小甚至消失,而开采区域存在沟谷地形且地表沉陷足够大时潜水出露,地表径流转移至开采区域;最后,采高和开采面积进一步增大时,潜水位大幅下降,直至地表径流全部消失,转移至地下储存,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研究结果可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保水采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19 / 1226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西部生态脆弱矿区保水采煤研究与实践进展 [J].
范立民 ;
马雄德 ;
冀瑞君 .
煤炭学报, 2015, 40 (08) :1711-1717
[2]   浅埋煤层条带充填隔水岩组力学模型分析 [J].
黄庆享 ;
张文忠 .
煤炭学报, 2015, 40 (05) :973-978
[3]   神府矿区采煤对地下水循环的影响——以窟野河中下游流域为例 [J].
冀瑞君 ;
彭苏萍 ;
范立民 ;
赵雅楠 ;
李成 .
煤炭学报, 2015, 40 (04) :938-943
[4]   论榆神府矿区煤炭资源的适度开发问题 [J].
范立民 ;
冀瑞君 .
中国煤炭, 2015, 41 (02) :40-44
[5]   基于关键层位置的导水裂隙带高度预计方法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煤炭学报, 2012, 37 (05) :762-769
[6]   半干旱矿区近浅埋煤层开采潜水位恢复预测 [J].
李涛 ;
李文平 ;
孙亚军 .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 2011, (06) :894-900
[7]   浅埋煤层覆岩隔水性与保水开采分类 [J].
黄庆享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10, 29(S2) (S2) :3622-3627
[8]   生态脆弱矿区含(隔)水层特征及保水开采分区研究 [J].
王双明 ;
黄庆享 ;
范立民 ;
杨泽元 ;
申涛 .
煤炭学报, 2010, 35 (01) :7-14
[9]   浅埋煤层覆岩关键层结构分类 [J].
许家林 ;
朱卫兵 ;
王晓振 ;
伊茂森 .
煤炭学报, 2009, 34 (07) :865-870
[10]   干旱半干旱矿区水资源保护性采煤基础与应用研究 [J].
缪协兴 ;
王安 ;
孙亚军 ;
王连国 ;
浦海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9, 28 (02) :217-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