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9 条
沟谷地形下煤炭开采对地表径流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张广磊
[1
,2
]
鞠金峰
[3
,4
]
许家林
[1
,2
]
机构:
[1] 中国矿业大学矿业工程学院
[2] 中国矿业大学煤炭资源与安全开采国家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矿业大学物联网(感知矿山)研究中心
[4] 矿山互联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沟谷地形;
地表径流;
岩层移动;
潜水位;
保水采煤;
绿色开采;
D O I:
10.13225/j.cnki.jccs.2015.1137
中图分类号:
TV121 [径流];
TD82 [煤矿开采];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081901 ;
摘要:
以西部矿区沟谷地形开采条件为背景,采用理论分析和模拟试验的方法,建立岩层移动与潜水位下降的关系,就沟谷地形下煤炭开采对地表径流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在采动裂隙未破坏潜水含水层的条件下,其储水盆地形态和汇水面积将受开采沉陷影响而发生改变,从而影响到地表径流分布和区域水系环境。随着地下开采强度的不断增大,沟谷地形下开采引起的地表径流分布将出现"稳定"、"衍生"、"转移"、"恶化"4种类型。当采高和开采面积均较小时,潜水位及地表径流水位下降不明显,故整个区域水系环境变化不大;当采高较大而开采面积相对含水层面积较小时,采煤不会造成潜水位明显下降,但会引起地表沉陷,从而造成开采区域潜水位埋深变浅,当开采区域存在沟谷地形时,由于地势较低潜水易出露地表,从而衍生出新的地表径流;随着开采面积相对含水层面积逐渐增大,采煤会造成潜水位明显下降,进而开采区域之外原有地表径流流量减小甚至消失,而开采区域存在沟谷地形且地表沉陷足够大时潜水出露,地表径流转移至开采区域;最后,采高和开采面积进一步增大时,潜水位大幅下降,直至地表径流全部消失,转移至地下储存,区域生态环境趋于恶化。研究结果可为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的保水采煤实践提供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219 / 1226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