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中国栽培植物起源与发展简论
被引:13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李璠
机构
:
[1]
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
来源
:
农业考古
|
1993年
/ 01期
关键词
:
普通小麦;
籽粒;
灰山;
民乐县;
红烧土;
野生稻;
遗址;
野高粱;
苏丹草;
谷粒;
六倍体;
多倍体;
稻种;
裸大麦;
元麦;
主要粮食作物;
中华人民共和国;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正> 采集是植物栽培化的开始栽培植物的起源是从古代原始人群采集野生植物开始的,此事看起来平常,却在农业起源上具有重要意义。1929年以来,我国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旧石器遗址发现朴子(Celtisbungeana)以后,1976——1977年又在河北武安磁山新石器遗址发现朴子炭化籽粒,它是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采集证据之一。在古代原始社会采集野生植物是取得食物的一种较原始的手段。不难推断,由本能的采集逐渐发展成为带思维的采集,这就是选择的开始。所有栽培植物
引用
收藏
页码:49 / 55+22 +22
页数:8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