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分析
被引:3
作者
:
李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李维
杨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杨蔚
机构
:
[1]
西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来源
:
价值工程
|
2008年
/ 06期
关键词
:
经济增长;
技术进步;
D O I
:
10.14018/j.cnki.cn13-1085/n.2008.06.018
中图分类号
:
F062.4 [技术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
120204 ;
摘要
:
20世纪60年代初的新古典增长理论认为作为外生变量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具有决定作用,并提出了技术进步的测度方法即SR(Solow-Risidual)。在此以后的新经济增长理论同样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并进一步将技术进步内生化。在分析了各种主要的肯定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影响作用的增长理论基础上,运用计量方法测度了中国1996年以来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引用
收藏
页码:38 / 4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R&D投入、经济增长与科技管理
刘丹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刘丹鹤
杨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杨舰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9)
: 14
-
18
[2]
生产函数衡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游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游达明
易庆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易庆丰
[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
(03)
: 66
-
68
[3]
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军
[J].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 301
-
338
[4]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定模型、认识偏差及应用研究建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燕
[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5)
: 94
-
97
[5]
R&D投入对我国及冀、苏两省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曹志刚.河北大学.2006, 09
[6]
宏观经济学.[M].蔡继明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
[7]
发展经济学.[M].于同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1
→
共 7 条
[1]
R&D投入、经济增长与科技管理
刘丹鹤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刘丹鹤
杨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清华大学科技与社会研究中心
杨舰
[J].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06,
(09)
: 14
-
18
[2]
生产函数衡量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游达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游达明
易庆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南大学商学院
易庆丰
[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4,
(03)
: 66
-
68
[3]
增长、资本形成与技术选择:解释中国经济增长下降的长期因素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军
[J].
经济学(季刊),
2002,
(01)
: 301
-
338
[4]
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测定模型、认识偏差及应用研究建议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黄燕
[J].
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
2001,
(05)
: 94
-
97
[5]
R&D投入对我国及冀、苏两省工业部门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分析.[D].曹志刚.河北大学.2006, 09
[6]
宏观经济学.[M].蔡继明主编;.人民出版社.2002,
[7]
发展经济学.[M].于同申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