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城油田沙二下油藏剩余油的影响因素及型式

被引:2
作者
夏保华
周卓明
孙雪霞
赵连杰
张慧
机构
[1] 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采油二厂
[2] 中国石化总公司荆州新区勘探研究所
[3] 中国石化总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井下特种作业处
关键词
剩余油; 类型; 分布; 开发; 濮城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7 [采收率研究];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濮城油田沙河街组二段下亚段 (简称沙二下 )油藏经历了近 2 0年开发 ,目前含水高达 92 3%。因此 ,须探讨高含水情况下剩余油的分布规律 ,以调整开发方案。濮城油田剩余油分布主要受构造、沉积相及井网密度的影响 ,可分为 3种分布型式 :(1)连片分布差油层型。该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各小层的河道间相 (Q)和远砂坝砂坪相 (Y) ,须进行油层改造后 ,方可动用。 (2 )注采不完善型。此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沙二下 6~ 8砂层 ,在现有工艺条件下 ,暂不宜开发。 (3)断层遮挡型。这种类型的剩余油主要分布于濮 4 6 ,4 9,2 5 ,14等大断层的上升盘 ,可通过布定向井进行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385 / 38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层序地层学原理[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美)威尔格斯等编, 1993
[2]  
沉积岩石学[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冯增昭主编, 1993
[3]  
石油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潘钟祥 主编, 1986
[4]  
断块构造导论[M]. 石油工业出版社 , 张文佑 著, 1984
[5]  
构造地质学[M]. 地质出版社 , 徐开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