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公众参与科技决策

被引:15
作者
徐凌
机构
[1] 北京大学哲学系
关键词
公众参与; 技治主义; 地方知识; 科技政策; 缺失模型; 不确定性; 民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311 [组织和管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首先,从科技自身的文化和体制特点、社会形态和政治文化的变化、责任文化的兴起,以及科技与社会的交界面上社会动力等三方面,分析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合法性。其次,从知识布局的变化、地方知识的作用、知识生产方式的变化和知识质量的新观念、对公众参与的目的与阶段的不同理解、对公众“身份”的不同假设、实践经验等五方面,分析了公众参与科技决策的能力来源。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0+109+112 +10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科学不确定性的类型、来源及影响 [J].
徐凌 .
哲学动态, 2006, (03) :48-53
[2]   科学社会学与科学修辞学 [J].
李小博 ;
朱丽君 .
自然辩证法通讯, 2006, (01) :47-52+61+111
[3]   论技治主义 [J].
李醒民 .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6) :1-5
[4]   治理和科学:治理社会与生产知识的市场式模式 [J].
阿里·卡赞西吉尔 ;
黄纪苏 .
国际社会科学杂志(中文版), 1999, (01) :69-79
[5]   科学技术与社会风险 [J].
赵万里 .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1998, (03) :50-55
[6]   SCIENCE AND TRANS-SCIENCE [J].
WEINBERG, AM .
MINERVA, 1972, 10 (02) :209-222
[7]  
Risk,Environment and Modernity .2 Wynne,B. SAGE publication . 1996
[8]  
The International Handbook of Environmental Sociology .2 Irwin,Alan. Edward Elgar . 1997
[9]  
Human Choice and Cli mate Change:The Societal Framework .2 Jasanoff,S,and B Wynne. Battelle Press .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