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重要贡献

被引:7
作者
吴忠民
机构
[1] 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
关键词
科学发展观; 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 以人为本; 发展模式; 社会公正;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1 [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5 ; 030503 ;
摘要
科学发展观对马克思主义发展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创新性的贡献:(1)科学发展观对以人为本的基本理念进行了新的概括、提炼和深化,并使之在发展理论中的位置更加凸显,解决了"为谁发展"和"靠谁发展"的关键问题,并直接影响着"如何发展"的问题;(2)形成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解决了"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以及如何实现"又好又快的发展"的问题;(3)把社会公正放到了一个更加突出的位置;对于社会公正问题进行了系统的阐述,同时,又形成了对中国社会许多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思路。(4)适应现代化的基本趋势和中国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时代课题。从理论形态上看,完整的概念体系、严密的理论逻辑结构、所涉及的内容的全面性以及发展空间的开放性,使得科学发展观成为全面、严谨、有生命力的科学发展理论。从对现实社会的有效度看,科学发展观将发展战略同发展的基本理念与发展的基本模式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中国发展进程有序、稳步地向前推进。科学发展观能够引领中国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37 / 4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M]..人民出版社.2005,
[2]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M]..人民出版社.2005,
[3]  
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M].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
[4]  
可供选择的经济发展战略.[M].(美)格里芬(Griffin;Keith)著;倪吉祥等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
[5]  
世界贫困的挑战.[M].(瑞典)冈纳·缪尔达尔(GunnarMyrdal)著;顾朝阳等译;.北京经济学院出版社.1991,
[6]  
熵.[M].(美)里夫金(Rifkin;J.);(美)霍华德(Howard;T.)著;吕明;袁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
[7]  
增长的极限.[M].[美]梅多斯(D·H·Meadows)等 著;于树生 译.商务印书馆.1984,
[8]   中国居民财产分布不均等及其原因的经验分析 [J].
李实 ;
魏众 ;
丁赛 .
经济研究, 2005, (06) :4-15
[9]  
中国的发展亚洲的机遇——在博鳌亚洲论坛2004年年会开幕式上的演讲..胡锦涛;.人民日报.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