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变化的影响

被引:11
作者
杨媛媛 [1 ]
李占斌 [1 ,2 ]
任宗萍 [1 ]
高海东 [1 ]
机构
[1] 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
[2]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人类活动; 风沙区; 黄土丘陵沟壑区; 水沙变化;
D O I
10.16239/j.cnki.0468-155x.2017.05.009
中图分类号
P333 [水文分析与计算];
学科分类号
081501 ;
摘要
为了研究人类活动对无定河流域不同地貌区水沙变化的影响,选择无定河流域内风沙区海流兔河和黄土丘陵沟壑区大理河代表水文站1956-2010年的水文泥沙实测数据。采用Mann-kendall和Pettitt法分别对水文泥沙数据进行趋势分析与突变检验,确定发生突变的临界年份,再利用双累积曲线法的回归方程定量确定人类活动对两种地貌区水沙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风沙区代表水文站韩家峁站控制流域的面降水量、年径流量和输沙量发生突变的临界年份分别为1970年、1985年和1986年;黄土丘陵沟壑区代表水文站绥德站控制流域的面降水量突变的临界年份为2000年,而年径流量和输沙量临界年份均为1971年。与基准期相比,风沙区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分别减少10.02%和43.90%;黄土丘陵沟壑区年径流量与输沙量分别减少21.03%和40.20%。人类活动对风沙区的减水和减沙效益分别为21.74%和81.43%,对黄土丘陵沟壑区的减水和减沙效益分别为27.12%和58.46%。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基于相似气候前提的人类活动对黄河流域水沙变化影响评价.[D].燕慧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4, 03
[2]  
Quantifying the impact of climate variability and human activities on streamflow in the middle reaches of the Yellow River basin; China.[J].Guangju Zhao;Peng Tian;Xingmin Mu;Juying Jiao;Fei Wang;Peng Gao.Journal of Hydrology.2014,
[3]  
DPS数据处理系统.[M].唐启义; 著.科学出版社.2010,
[4]  
黄河水沙变化研究.[M].汪岗;范昭主编;.黄河水利出版社.2002,
[5]  
水利水保工程对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径流泥沙影响研究.[M].徐建华;牛玉国编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0,
[6]   黄河流域水沙变化趋势分析及原因探讨 [J].
史红玲 ;
胡春宏 ;
王延贵 ;
胡健 .
人民黄河, 2014, 36 (04) :1-5
[7]   岔巴沟、大理河与无定河水土保持减水减沙作用的尺度效应 [J].
綦俊谕 ;
蔡强国 ;
蔡乐 ;
孙莉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1) :95-102
[8]   降雨和水保措施对无定河流域径流和产沙量影响 [J].
张守红 ;
刘苏峡 ;
莫兴国 ;
舒畅 ;
郑超磊 ;
侯博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10, (04) :161-168
[9]   无定河流域悬移质有效输沙流量分析 [J].
马元旭 ;
许炯心 ;
黄河清 .
泥沙研究, 2010, (03) :73-80
[10]   基于相似年降水的人类活动对延河水沙变化影响 [J].
王群星 ;
李锐 ;
王飞 ;
高鹏 .
水土保持通报, 2010, 30 (03) :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