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经济全球化的动力、效应与趋势

被引:11
作者
徐明棋
机构
[1] 上海社会科学院世界经济研究所
关键词
经济全球化; 逆全球化; 人类命运共同体; 国际分工;
D O I
10.13644/j.cnki.cn31-1112.2017.07.005
中图分类号
F114.41 [国际经济一体化];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科技革命、跨国公司以及美国金融资本三大动力在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推动经济全球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和影响。科技革命提供了世界市场拓展至全球的物质基础,使规模经济效应在全球展开,促进了全球分工的深化和细化,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削弱了国家边界对跨境经济活动的制约,促进了人员在全球的流动和移民规模空前增长。跨国公司则是利用科技革命成果推动国际分工的具体载体,他们不仅促进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将国际分工变成企业内的分工,极大地拓展了国际贸易的规模和范围,促进了生产要素的充分流动和价格的均等化,但同时也使得以国家为单位的国际收支严重失衡。而美国金融垄断资本在帮助产业资本在全球拓展疆土,为国际分工深化和劳动生产力的提高提供了便利的金融资源的同时,也造成了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经济虚拟化过分扩张、金融市场动荡、金融危机频繁爆发以及美元化和国际流动性扩张扭曲等全球金融治理的难题,这些负面效应需要通过完善全球治理来予以抑制和克服,而无法通过逆全球化来解决。同时,遵循习近平主席倡导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道路,通过共享全球化分工利益来推动新型的全球化进程,才是全球化必然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4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经济全球化的三次浪潮 [J].
何帆 .
世界知识, 1998, (06) :29-31
[2]  
21世纪资本论.[M].皮凯蒂.中信出版社.2014,
[3]  
资本论.[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4]  
资本论Azi ben lun.[M].马克思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75,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
[6]  
Financialization and U.S. Income Inequality; 1970–2008 1.[J].Ken-Hou Lin;Donald Tomaskovic-Devey.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2013, 5